普通法律的拼音、解释、组词

普通法律的简介:

pǔ tōng/tòng fǎ lǜ
“宪法性法律”的对称。规定某种社会关系或社会关系某一方面行为规则的规范性文件。由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一般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发;它以宪法为依据,法律效力次于宪法。如我国的刑法、民法通则等均为普通法律。

  • AI解释

普通法律》,这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指的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内适用范围广泛、具有普遍性的法律条文。它与特定领域或者特殊情况下的法律法规有所不同,比如专门法、特别法等。普通法律覆盖了社会生活中的多个方面,如合同法、刑法、民法典等,这些法律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和多数人。

详细解释

  1. 适用范围广泛普通法律通常不受地域或特定领域限制,在整个国家或地区内具有普遍效力。
  2. 稳定性和持久性:由于其广泛的适用性和普遍认可度,普通法律规定相对稳定,不易频繁变动,能提供一个较为持久的法制环境。
  3. 一般性原则普通法律主要规定的是社会生活中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权利义务关系,如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

造句

  1. 在中国,民法典是一部重要的普通法律,它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有的中国人都必须遵守关于犯罪与刑罚的规定。
  3. 合同法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普通法律,对于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
  4.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熟悉并遵守那些适用于所有人的普通法律规定,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 在处理民事纠纷时,法院通常会依据民法典这一普通法律来判定案件。

分词解释

1 全,广,遍:~遍。~通。~查。~照。~天同庆。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2 约束:~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