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野兽派的简介:
yě shòu pài
也称“野兽主义”。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画派。1905年马蒂斯等画家在巴黎举行画展,因绘画技法超越常轨,被评论家认为“野兽群”而得名。该派强调根据画家的个性和主观感受,自由地运用色彩。作品常夸张物体形态,强化色彩对比。代表人物还有杜飞、特朗等。
也称“野兽主义”。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画派。1905年马蒂斯等画家在巴黎举行画展,因绘画技法超越常轨,被评论家认为“野兽群”而得名。该派强调根据画家的个性和主观感受,自由地运用色彩。作品常夸张物体形态,强化色彩对比。代表人物还有杜飞、特朗等。
- AI解释
《野兽派》一词并非指代某一具体的事物或概念,而是艺术史中的一个流派名称。野兽派是20世纪初在法国形成的一个重要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它以大胆、强烈的色彩运用和粗犷的笔触著称,追求一种直接、原始的情感表达方式。野兽派的名字来源于当时一位评论家对这一画派的描述——就像一头野兽的本能涂鸦。
以下是关于“野兽派”的详细解释:
-
时间与地域:野兽派主要活跃于20世纪初,在法国艺术界兴起,代表人物有亨利·马蒂斯、弗朗索瓦丝·毕加索等。
-
风格特点:
- 颜色运用大胆且强烈;
- 构图不受传统透视法则限制,追求自由和直觉的表现;
-
以简化的形式表达情感,强调色彩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
重要性:野兽派是现代艺术的先驱之一,对后来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语言,推动了艺术向更为自由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使用“野兽派”作为关键词创造的一些句子:
- 在参观卢浮宫时,我被亨利·马蒂斯的《舞蹈》这幅作品深深吸引,那是一种纯粹而原始的力量表现,让人联想到野兽派的风格。
- 毕加索在早期的艺术创作中也受到了野兽派的影响,他的画作同样展现了大胆且充满活力的颜色运用。
- 尽管野兽派最终没有形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派,但其对现代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现代艺术家们经常从野兽派中汲取灵感,通过色彩和形式的自由表达来探索情感的真实表达方式。
- 《野兽派》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这一时期的作品,还能更深入地了解野兽派的艺术理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分词解释
野
yě
1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2 界限,范围:分~。视~。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6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
兽
shòu
1 哺乳动物的总称,一般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哺乳动物:~类。野~。鸟~。禽~。~医。2 喻野蛮,下流:~欲。~行。人面~心。
派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