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派的基本解释: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
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
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
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
5 指摘:~不是。
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
派的笔顺/笔顺名
丶,丶,㇀,ノ,ノ,ノ,し,ノ,㇏
点,点,提,撇,撇,撇,竖提,撇,捺
-
1 丶
点
-
2 丶
点
-
3 ㇀
提
-
4 ノ
撇
-
5 ノ
撇
-
6 ノ
撇
-
7 し
竖提
-
8 ノ
撇
-
9 ㇏
捺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人、事或学术的分支系统。如:「派别」、「门派」、「流派」、「党派」、「诗派」、「派系」。
2. 作风、气势。如:「正派」、「气派」、「派头」、「新派」。
3. 分配。如:「分派」、「轮派」、「摊派」。
4. 差遣、任用。如:「派遣」、「派任」、「派兵」。
5. 一种西式烘焙食品。为英语 的音译。如:「苹果派」、「柠檬派」、「千层派」、「水果派」。
6. 安排。如:「派上用场」。
7. 派出所:警察局在管区内所设置的分支机构,负责协助办理警察勤务,以及供服勤人员食宿。如:「发现可疑人物请就近向派出所报案。」
8. 量词。用于计算派别的单位。如:「这两派画家的风格迥然不同。」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江河的支流。
2. 人、事或学术的分支系统。【例】派别、学派、党派
3. 作风或气度。【例】派头、气派、正派
4. 差遣、分配。【例】派兵、派人、轮派
5. 指责。【例】你就别再老是派他的不是了!
6. 一种西式烘焙食品。§英pie【例】苹果派、柠檬派
7. 量词。计算派别的单位。【例】这两派画家的画风迥然不同。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江河支流。《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出江派而风翔,入京师而雷动。」唐.王维〈汉江临泛〉诗:「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2. 人、事或学术的分支系统。如:「学派」、「党派」、「诗派」。《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然则利交同源,派流则异。」
3. 作风或气度。如:「派头」、「气派」、「正派」。
4. 量词。计算派别的单位。如:「这两派画家的画风迥然不同。」
5. 一种西式烘焙食品。为英语pie的音译。如:「苹果派」、「柠檬派」。
6. 分配。如:「摊派」、「轮派」。《红楼梦》第四三回:「老祖宗只把他姐儿两个交给两位太太,一位占一个,派多派少,每位替出一分就是了。」
7. 差遣、任用。如:「委派」、「选派」、「派兵支援」、「派人送去」。《红楼梦》第七回:「先派两个小子,送了这秦相公家去。」
8. 安排。如:「派上用场」。《红楼梦》第九六回:「这屋子是要你派的。一概亲友不请,也不排筵席;待宝玉好了,过了功服然后再摆席请人。」
9. 指责。如:「派不是」。《红楼梦》第五二回:「有的不是,都派在我们身上,又说我们不教爷礼了。」
详细解释
〈名〉
(形声。本义:水的支流)
同本义
派,别水也。——《说文》
百川派别。——左思《吴都赋》
九派乎浔阳。—— 郭璞《江赋》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
又如:九派(一般指长江的很多支流);派流(水的支流)
泛指江河的流水 。
如:派合(水流汇合)
人物、事物的系统、流别 。
如:派演天潢(宗族的支派。天潢:皇族);党派;左派;新派;旧派;宗派;死硬派;保守派;宫廷派;派衍(宗教支派,繁衍)
气派;风度 。
如:派势(派头,气派);派式(派头,模样);派阔(派头);文艺复兴派的油画;正派;官僚派
由牛奶、奶油、面粉和不同馅料做成的饼。多作为甜食在饭后吃 。
如:苹果派;巧克力派
〈动〉
派遣;差遣 。
如:派散(分派散发);派人去办;派拨(调遣);选派(挑选派遣)
分配;分摊 。
如:派粮;派款;摊派;派索(摊派索取);派开(分配开来);派征(摊派征收);派取(分摊收取);派赏(分配赏给)
安排 。
如:派拨(安排)
指责 [别人的过失] 。
如:派不是(指责;数落)
〈量〉
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等,前面用“一”字 。
如:一派新气象;一派胡言
另见 p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