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的拼音、解释、组词

刑部的简介:

xíng bù
1.我国封建社会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属六部之一。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中国古代掌管刑法及狱讼事务的机关,属六部之一。由隋朝开始设置,历代因之,至清光绪时更名为法部。

《刑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之一,主要负责审理中央和地方的刑事案件。在清代,刑部作为六部之一(吏、户、礼、兵、刑、工),承担着全国司法事务的重要职责。

详细解释:

  1. 历史沿革:刑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自秦汉开始就已存在,至明清时期最为完备。明代正式称为“都察院”,但实际上是负责审理刑事案件的部门;到了清代,刑部再次成为正式名称。

  2. 职责范围:刑部的主要职责包括审核地方上报的各类案件、裁决疑难案件以及参与重大案件的会审等。

  3. 重要性:在古代中国,司法体系极为复杂且严格,刑部作为中央司法机构,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法律尊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五个使用“刑部”的造句:

  1. 明朝时期,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刑部的职责范围也进行了调整。
  2. 该案件由刑部详细审理,并最终做出了公正的判决。
  3. 在清朝末年,改革派提议废除一些过时的刑部制度。
  4. 这起重大谋杀案由刑部特设小组进行调查和审讯。
  5. 古装电视剧里常常可以看到刑部官员严肃地讨论案件的情节。

分词解释

xíng

1 对犯罪的处罚:~罚。~法。~律。~事。执~。服~。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讯。受~。~具。

1 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全~。~件。~位(位置)。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编辑~。~队(军队)。3 具有统属关系:所~五十人。~下。~将。~属。~首。~落(luò)。4 安置安排:~署。5 量词:一~小说。三~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