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的拼音、解释、组词
冰雹的简介:
bīng báo
1.空中降下的冰块,多在晩春和夏季伴同雷阵雨出现。又称做雹,或雹子。
1.空中降下的冰块,多在晩春和夏季伴同雷阵雨出现。又称做雹,或雹子。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自对流云层中落下的球状或不规则冰块,小若黄豆,大如棒球。多发生于晚春或初夏,常伴随雷雨而下。强烈的雹暴,往往对农作物、人、建筑物等造成伤害。【例】气象局解释今天南部地区的冰雹现象,是旺盛的对流所生成的。 △冷子
1. 自对流云层中落下的球状或不规则冰块,小若黄豆,大如棒球。多发生于晚春或初夏,并常伴随雷雨而至。强烈的雹暴,往往对农作物、人、畜、建筑物等造成伤害。也称为「冷子」。
词语《冰雹》的详细解释
释义: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当强对流天气发生时,云中的过冷水滴被强烈的上升气流托起,在高空中与过冷雨滴接触形成更小的冰晶或直接冻结成冰粒,并在极短时间内经历多次反复的过程(即“雹胚”生成),最终由于自身的重量和重力作用超过了空气浮力而降落到地面。这种降水物通常呈现不规则的球形或者椭圆形,外表有冰壳,质地坚硬。
特点: - 形成条件:冰雹多在夏季午后或傍晚出现,常与雷阵雨、强对流天气相伴。 - 分布地区:主要发生在地表温度较高的温带和热带地区,尤其是平原和山区交界处。 - 危害性:冰雹体积小但密度大,可以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同时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造句
- 大雨过后,天空突然放晴,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打在了庄稼上。
- 由于天气预报准确预测到了这场冰雹,村民得以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 我记得小时候曾亲眼见过冰雹,那声音和景象至今历历在目。
- 农业保险理赔员接到报案,赶赴受灾田地勘查,确认因冰雹导致的农作物损失。
- 在冰雹季节里,农民们需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以避免经济上的重大损失。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