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画派的拼音、解释、组词

印象画派的简介:

yìn xiàng huà pài
19世纪末期流行于法国。名称源于1874年评论家路易·勒鲁瓦对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画的嘲笑而来。该派把光和色看作画家追求的主要目的,强调画家应该走出画室,面对真实的自然物象进行写生。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西斯莱、雷诺阿、德加等。

  • AI解释

《印象画派》是一种兴起于19世纪的绘画风格,源于法国。它强调捕捉自然光线下的瞬间景象,以及通过色彩来表达艺术家对所见事物的感受和情感,而不是追求精确描绘。这一流派以独特的视角打破了古典绘画的传统规范,强调光影的变化、色彩的自由运用及表现技法上的创新。印象画派的作品常常展现出一种诗意般的氛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造句

  1. 莫奈是印象画派的大师级人物,他创作了《睡莲》系列作品,展现了光线变化下的水面美景。
  2. 这幅画色彩斑斓、光影交错,显然是受到了印象画派的影响。
  3.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们一起去了郊外写生,灵感源自于印象画派的理念。
  4. 看着那张照片,我不禁联想到印象画派中的那种光与影交织的感觉。
  5. 尽管这幅作品并非出自印象画派之手,但在创作手法上却有浓厚的印象派风格。

分词解释

yìn

1 图章,戳记:~章。~玺。~记。~把子(亦喻政权)。2 痕迹:手~。指~。~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钱”)。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刷。排~。~制。~发(fā)。4 彼此符合:~证。心心相~。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象。6 姓。

xiàng

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牙。~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形~。景~。气~。现~。想~。~征。万~更新。~声。~形。

huà

1 绘图:绘~。~图。~像。~地为牢。~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2 图像:~面。~片。~坛。~板。~卷(juàn )(①成卷轴形的画;②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外音。图~。诗中有~。3 写,签押,署名:~到。~卯。~押。~供。4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比~。指手~脚。“曲终收拨当心~”。5 字的一笔称一画:笔~。6 同“ 划 ”。

pài

1 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2 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3 作风,风度:正~。气~。~势。~头。4 分配,指定:~赴。~驻。~遣。委~。5 指摘:~不是。6 量词(❶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❷用于景色、气象、语言等,前面用“一”字,如“一~胡言”、“好一~北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