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物是的拼音、解释、组词

人非物是的简介:

rén fēi wù shì
指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 AI解释

词语《人非物是》,这个成语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标准的历史典故或者俗语,可能存在表述上的误读。通常我们说的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或结合在一起表示“物是人非”的意思。这里假设您提到的“人非物是”指的是“物是人非”的部分含义,即原本熟悉的人事物经过一定时间后发生了变化。

正确的成语“物是人非”表达的意思是指景物依旧在,但人事已改变;原指景物依旧存在,而原来的人却不在了。它常用来描述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情境或感慨时光易逝、世事无常。

如果根据您的表述进行延伸和解释的话,“人非物是”可以理解为在某个环境或地点中,虽然事物没有改变,但人的状态或者情况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常被用以表达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或思考。

以下是使用“物是人非”的五个造句:

  1. 走进旧教室,黑板依旧洁白如初,可曾经的同桌已经各奔东西,真是物是人非。
  2. 故地重游时,老树依然枝繁叶茂,但当年一同在此嬉戏的小朋友却已不再,不禁让人感慨物是人非。
  3. 儿时的公园依旧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而往日一起玩耍的朋友如今各有所忙,真是物是人非。
  4. 回到母校旧址,教学楼和操场依然如故,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已今非昔比,这正是“物是人非”的真实写照。
  5. 这条老街依旧保留着它的古朴面貌,可当年的热闹场景如今已难觅踪迹,真是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物是人非之感。

希望这些解释和示例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如果您有其他需要更正或补充的地方,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rén

1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2 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3 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fēi

1 不,不是:~凡。~法。~分(fèn )。~礼。~但。~同小可。啼笑皆~。2 不对,过失:痛改前~。文过饰~。习~成是(对于某些错的事情习惯了,反认为是对的)。3 与“不”呼应,表示必须(有时后面没有“不”字):我~看这本书。4 责怪,反对:~难(nàn )。~议。无可厚~。5 指“阿非利加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简称“非洲”):东~。西~。

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2 内容,实质:言之有~。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shì

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表示存在:满身~汗。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11 这,此:~日。~可忍,孰不可忍。比比皆~。12 助词,把行为对象提前表示只这样做:惟你~问。惟利~图。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