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与的拼音、解释、组词

时不我与的简介:

shí bù wǒ yǔ
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时间不等待我们。比喻错失时机,后悔莫及。文选˙嵇康˙幽愤诗:实耻讼免,时不我与。北周˙庾信˙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方欲讨论国耻,伸雪家冤,横尸原野,是所甘心,时不我与,先从朝露。亦作岁不我与。

1. 时间不等待我们。比喻错失时机,后悔莫及。《文选.嵇康.幽愤诗》:「实耻讼免,时不我与。」北周.庾信〈周使持节大将军广化郡开国公丘乃敦崇传〉:「方欲讨论国耻,伸雪家冤,横尸原野,是所甘心,时不我与,先从朝露。」也作「岁不我与」。

时不我与》这句话出自古文,意思是指时间不等待我们,意指时机已经错过或者机会不再。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用语,用来表达一个人对失去了某个时机或机会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详细解释:

  • :指的是时机、时间。
  • 不我与:这里的“与”是给与的意思,“不我与”就是说时间没有给予我们这个机会或者时机。这种说法在古代汉语中经常用,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方式。

这句话常用于感慨失去良机或感到时间紧迫但机会却不再的场景中,表达了对时光易逝、机遇难再的无奈和遗憾之情。

造句:

  1. 毕业后他才后悔没有抓住那个出国深造的机会,真是时不我与
  2. 随着技术迅速发展,我们这个项目已经落后了,真是时不我与啊。
  3. 本来有机会去国外留学的,结果因为签证问题被耽误了,真是时不我与
  4. 公司推出新产品的时间节点正好错过了最佳季节,这真是时不我与
  5. 要是早些做准备,现在就不至于面临这样的困境,时不再来,时不我与

这些句子中的应用场景包括个人发展、商业决策等多个方面,表达了对错过重要时机或失去机会后的遗憾之情。

分词解释

shí

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代。古~。3 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4 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5 常常:~常。学而~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差(chā)。9 某一时刻:按~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而。~阴~晴。11 机会:~机。待~而动。12 姓。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1 自称,自己,亦指自己一方:~们。~见(我自己的看法)。~辈。~侪(我们)。自~。~盈彼竭。

yǔ,yù,yú

1 给:赠~。~人方便。2 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3 赞助,赞许:~人为善。4 〈书〉等待:时不我~。5 〈连〉和:我~你。山~水。6 〈介〉跟;向:~虎谋皮。生死~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