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659-700)的拼音、解释、组词

陈子昂(659-700)的简介:

chén zǐ áng
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开耀年间进士。任右拾遗,世称陈拾遗。曾从军边塞。后解官回乡,被人诬陷,死于狱中。提倡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绮丽诗风,是唐诗革新的先驱。所作《感遇》、《登幽州台歌》等诗,风格沉郁刚健。有《陈伯玉集》。诗的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

  • AI解释

陈子昂,是初唐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河北武安的一个官宦家庭,年轻时便展现出卓越的文化才华,尤其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深厚的功底与独特的见解。他的诗作以高亢、激昂为特点,在唐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陈子昂是“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唐朝由衰弱走向复兴的重要文化人物,其思想和文学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详细解释】 1. 生平简介:陈子昂(659年—700年),字伯玉。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在初唐时期以政治家的身份步入仕途,但因直言谏言而多次遭贬谪。晚年则致力于文学创作。 2. 文学成就:陈子昂的诗歌继承并发扬了汉魏时期的风骨精神,提倡古朴、雄浑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登幽州台歌》、《感遇诗三十八首》等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这些作品不仅在形式上突破了初唐时流行的“绮靡之词”,更在内容上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历史使命的高度责任感。 3. 思想影响:陈子昂的思想主张与文学实践促进了当时诗风的转变,为后来唐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在政治上的直谏精神也激励了后世许多士人的独立人格。

【造句】 1. 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情感激越,让人读来仿佛能感受到陈子昂那股不可压抑的力量。 2. 作为一名初唐时期的诗人,陈子昂的作品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3.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正是陈子昂个人情怀的真实写照。 4. 研究陈子昂的思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唐代从衰弱到复兴的历史进程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5. 陈子昂不仅在政治上勇敢直言,在文学上更是勇于创新,推动了唐诗的发展。

分词解释

chén

1 排列,摆设:~列。~兵。2 述说:~述。~情。详~。~诉。~说。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6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áng

1 仰,高抬:~首。~然。2 高,贵:~贵。价~。3 情绪高:~扬。高~。~藏(cáng )(形容人的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