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养的拼音、解释、组词
土生土养的简介:
tǔ shēng tǔ yǎng
土:本地的、本国的。当地成长起来的。
土:本地的、本国的。当地成长起来的。
- AI解释
词语“土生土长”是汉语中的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都在某个地方生活,具有这个地方的地方特色或者文化特征。其含义较为固定,一般用于描述人或事物与某地有深厚联系。
解释:
- 语源:“土生”指的是土地上自然生长的事物;“土养”则是指在本地环境中养育、成长。
- 用法: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深受当地环境影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也可以用于形容某种文化、传统或事物与某一地区的关系密切。
造句:
- 小明是土生土养的北京人,对老北京的各种风俗习惯非常了解。
- 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擅长耕种本地特有的农作物。
- 城市化的发展让很多年轻人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土生土长的生活方式。
- 他们的歌曲和舞蹈都充满了土生土长的地方特色。
- 土生土养的文化传统是维系社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例子展示了“土生土养”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既可用于描述人的成长环境,也可用于形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或事物。
分词解释
土
tǔ
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壤。黄~。2 疆域:国~。领~。3 本地的,地方性的:故~。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气。6 未熬制的鸦片: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族。9 姓。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养
yǎng
1 抚育,供给生活品:~育。赡~。抚~。~家。2 饲养动物,培植花草:~花。~殖。3 生育,生小孩儿。4 抚养的(非亲生的):~子。~父。~母。5 教育,训练:培~。教~。6 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病。~心。~性。休~。营~。~精蓄锐。7 保护修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