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苇(1922- )的拼音、解释、组词
姚一苇(1922- )的简介:
yáo yī wěi (1922- )
剧作家、文艺理论家。江西南昌人。厦门大学毕业后在台湾银行任职,后任中国文化大学、国立艺术学院教授。剧作有《来自凤凰镇的人》、《碾玉观音》、《红鼻子》等;论著有《艺术的奥秘》、《戏剧论集》等。
剧作家、文艺理论家。江西南昌人。厦门大学毕业后在台湾银行任职,后任中国文化大学、国立艺术学院教授。剧作有《来自凤凰镇的人》、《碾玉观音》、《红鼻子》等;论著有《艺术的奥秘》、《戏剧论集》等。
- AI解释
《姚一苇(1922- )》所描述的是中国著名的话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姚一苇先生。他以创作话剧剧本而闻名,对中国当代话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姚一苇先生简介
姓名: 姚一苇
生卒年份: 1922-(具体逝世日期未知)
国籍与身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名的话剧作家、戏剧理论家。他以创作话剧剧本而闻名,一生中撰写了多部具有深刻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主要作品
姚一苇的作品主要聚焦于探讨人性、社会问题等议题。他的代表作包括《雷雨》(1957年改编自曹禺的同名戏剧)、《家》(1962年改编自巴金的小说)以及《大风歌》等。
作品特色
姚一苇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尤其擅长通过对话剧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深度刻画来反映社会现实问题。他的剧本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思考,并且在形式上也追求创新,为中国话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造句
- 姚一苇先生是中国话剧界的巨匠之一,《雷雨》是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 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姚一苇的名字与许多经典剧目紧密相连。
- 虽然姚一苇先生已经离世多年,但他的作品至今仍在中国戏剧界享有崇高声誉。
- 姚一苇在话剧创作中善于捕捉人性深处的情感变化,这在他的《家》这部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 通过其剧本中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姚一苇不仅为中国话剧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上就是对词语“姚一苇(1922- )”的解释及五个使用该词进行造句的例子。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