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根之论的拼音、解释、组词

不根之论的简介:

bù gēn zhī lùn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AI解释

不根之论》这一成语出自古代汉语,它的含义是指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捏造的观点或言论。通常用来形容那些缺乏根据、纯属臆断的说法。

成语结构与词义详解:

  • :表示否定。
  • :在这里意为“根基”或“根据”。
  • 之论:指言论或者说法。

所以,“不根之论”的意思是,言论没有事实依据或者没有坚实的基础。这类言论往往只是个人的主观臆断或者是未经证实的观点,不具备科学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造句示例:

  1. 小明听了他朋友关于新产品的不根之论后,决定自己做调查研究。
  2. 对于这种不根之论,我们应当保持审慎的态度,不能轻信。
  3. 在辩论会上,小张针对对方提出的不根之论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4. 老板对员工说:“不要听那些没有根据的消息,这些都是不根之论。”
  5. 科学家告诫公众:面对媒体上的各种说法要保持理性,避免相信不根之论

这些句子展示了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根之论”这个成语的方法和用途。通过这样的应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该词语的内涵及其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方式。

分词解释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gēn

1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植。~茎。~瘤。~毛。~雕。须~。块~。扎~。叶落归~。2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底。~基。墙~儿。3 事物的本源:~源。~由。~本。知~知底。4 彻底:~除。~究。~治。5 依据,作为根本:~椐。6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两~筷子。7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8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9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氨~。硫酸~。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lùn,lú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4 看待:一概而~。5 衡量,评定:~罪。~功行赏。6 按照:~件。~资排辈。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