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实的拼音、解释、组词

法律事实的简介:

fǎ lǜ shì shí
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如结婚产生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结婚即为法律事实;死亡引起婚姻法律关系的消亡、继承法律关系的产生,死亡即为法律事实。

  • AI解释

法律事实》的详细解释

法律事实

在法学中,"法律事实"是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行为或者事件。这些事实必须是可以客观验证和确认的,它们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行为有所区别,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证据来证明其真实性。

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两大类:

  1. 法律行为:是指由当事人依法律规定进行意思表示而产生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行为。如合同的订立、遗嘱的执行等。

  2. 事件:通常指与人的意志无关,但能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事实,比如自然灾害、死亡等。

为了确保法律事实的有效性,司法机关在处理相关案件时需要搜集证据并进行审查认定。这一过程旨在确保所有法律关系的确立和变更都基于真实可靠的信息,从而保障公正性和合理性。

造句

  1. 在处理合同纠纷案中,双方提供的书面证据是证明存在买卖行为的关键法律事实
  2. 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的伤残情况,构成了索赔时的重要法律事实依据。
  3. 为了证明遗嘱的有效性,需要提供立遗嘱人去世的死亡证明作为重要法律事实
  4. 在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共同生活期间产生的债务是影响财产分割的关键法律事实之一。
  5. 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区域的实际受损面积成为政府进行损失赔偿的重要法律事实

这些造句不仅展示了“法律事实”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方式,也体现了其在法律程序中的重要性。

分词解释

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3 仿效:效~。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5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7 指“法国”:~文。~式大菜。8 姓。

1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2 约束:~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诗。5 姓。

shì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情。~件。~业。2 变故:~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端。3 职业: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了。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不~生产。无所~事。7 服侍:~父母。

shí

1 充满:~心。充~。虚~。2 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话。~惠。~际(真实情况)。~践(实行;履行)。~体。~情。~施。~数。~事求是。名~相符。3 植物结的果:果~。开花结~。4 富足:殷~。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