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齿孔的拼音、解释、组词

邮票齿孔的简介:

yóu piào/piāo chǐ kǒng
邮票边沿上的孔洞。单枚邮票边沿凸出的部分称齿,凹进的部分称孔,合称齿孔。

  • AI解释

邮票齿孔》这一词语并非标准汉语词汇,但从其字面来看,它可能指的是邮票上的齿状裂口或缺口。实际上,“邮票齿孔”是邮政集邮文化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就是在邮票边缘切割的小圆孔或者细缝,用于将单张或多张贴在一起的邮票分开以便使用。这种技术最早是由英国人罗兰·山德森·希尔于1854年发明并推广使用的。

详细解释:

  • 含义:“齿孔”是指邮票上为了方便分离而形成的排列整齐的小圆孔或细缝。
  • 历史意义:早期的邮票在发行时是连在一起的一张大版,需要用刀剪或其他工具将单枚邮票裁开。罗兰·山德森·希尔发明了齿孔机,大大提高了分切邮票的速度和效率。他的这一创新,使得集邮爱好者更容易保存、分类他们的藏品。
  • 现代应用:现在多数邮票在印刷时就已经带有预设的齿孔,以便于使用。

造句:

  1. 爷爷收藏的这套邮票因为没有齿孔,显得有些年代感。
  2. 小明用新买的齿孔机为旧版邮票打上整齐的齿孔,方便了以后的整理和展览。
  3. 展览会上,展出了一枚带有特殊图案齿孔的纪念邮票,吸引了许多集邮爱好者的目光。
  4. 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他只能小心翼翼地用剪刀沿着邮票边缘裁开,这使得每张邮票都带着不规则的小缺口,不像那些有标准齿孔的那样整齐美观。
  5. 博物馆里展出了世界上第一枚使用齿孔技术分切的邮票,让人们见证了这一邮政史上的重要发明。

分词解释

yóu

1 由国家专设的机构传递信件、款项、物件等:~递。~包。通~。2 有关邮务的:~政。~购。~船。3 特指“邮票”:~展。~坛(集邮界)。集~。4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吏。

piào,piāo

1 纸币,通货:钞~。~子。~额。2 印的或写的凭证:~据。~证。股~。车~。选~。3 非职业演戏:~戏。~友。4 量词,相当于“批”:一~货物。5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儿。撕~儿。
齿

chǐ

1 人和动物嘴里咀嚼食物的器官(通常称“牙”):牙~。~腔。~髓。~龈。~冷(笑必开口,笑的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到冷。因谓讥笑于人,如“令人~~”)。2 排列像牙齿形状的东西:~轮。锯~。梳子~儿。3 因幼马每岁生一齿,故以齿计算牛马的岁数,亦指人的年龄:马~徒增(旧时自谦年长无能)。4 并列:不~(不能同列或不与同列,表示鄙弃)。5 谈到,提及:~及。不足~数。6 触:~剑(触剑受刀,指被杀或自刎)。

kǒng

1 小洞,窟窿:~穴。~眼。~洞。~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2 很:~急。~武有力。3 量词,用于窑洞:一~土窑。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