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审问的拼音、解释、组词
博学审问的简介:
bó xué shěn wèn
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
- AI解释
《博学审问》出自《礼记·中庸》,原文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强调的是治学求道的过程,其中“博学”指的是广泛地学习知识,“审问”则是指详细询问和探究。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使用时,意味着不仅要在大量的学习中积累知识,而且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要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
详细解释
- 博学:广泛地、全面地学习各种学问或知识。
- 审问:仔细询问、调查或探究,以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这里的“问”不仅仅指的是提问他人,也包括自我反思和质疑。
造句示例
- 小明是个博学审问的好学生,他不仅广泛阅读各种书籍,还喜欢在遇到问题时详细地查阅资料并询问老师。
- 在准备这次演讲前,张教授做了大量的博学审问的工作,确保每个观点都经过深思熟虑和验证。
- 为了写这篇论文,李研究员进行了长时间的博学审问过程,最终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研究结果。
- 张经理总是鼓励员工进行博学审问的学习态度,在公司内部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就必须做到广泛阅读(博学)并仔细研究每一个细节(审问)。
分词解释
博
bó
1 多,广,大:广~。渊~。~学(学问广博)。~览。~爱。~物。2 知道得多:~古。3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取。~得。聊~一笑。4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奕。赌~。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审
shěn
1 详细,周密:~慎。~视。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查。~定。~订。~核。~美。~计。~评。~时度势。3 讯问案件:~理。~判。~讯。公~。4 知道:不~近况如何?5 一定地,果然:~如其言。
问
wèn
1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答。~题。~鼎(指图谋夺取政权)。~津。质~。过~。2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候。~长~短。3 审讯,追究:审~。~案。唯你是~。4 管,干预:概不过~。5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他借几本书。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