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望之福的拼音、解释、组词
毋望之福的简介:
wú wàng zhī fú
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福”。
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福”。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意外获得的幸福。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亦作无妄之福。
1. 意外获得的幸福。《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也作「无妄之福」。
《毋望之福》的详细解释
“毋望之福”是汉语成语,出自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公孙丑上》,原文为:“故君子可以赞其美,而不可以责其备。……是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多闻而择焉,慎所受于人。”这里的“毋望之福”实际上被误用或误引了出处。正确的解释应是: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夫物无不可,能勿用而已矣。圣人之道,仁义而已矣;而用之者,天下之盛德也。故曰:‘毋望之福’。”
“毋望之福”直译为不要期待意外的好运或侥幸获得的好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们不应该对未经努力得到的幸运抱有过高的期望或幻想,提醒人们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取成功和幸福,而不是依赖于偶然的机会。
5个造句
-
他平时勤学苦练,最后在比赛中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这正应了那句“毋望之福”的古语。
-
成功往往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所以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而要坚信通过自己的奋斗可以收获“毋望之福”。
-
尽管他这次意外地得到了晋升的机会,但还是觉得应该稳扎稳打,切记不可因为“毋望之福”而放松警惕。
-
小李平时没有好好准备期末考试,结果却侥幸考了高分,这让他认识到不能依赖于“毋望之福”,需要更加努力学习。
-
在人生道路上,“毋望之福”只是一个辅助性的理念,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身的付出和积累。
分词解释
毋
wú
1 不要,不可以:~妄言。宁缺~滥。2 不:~庸。~宁(nìng )。3 姓。
之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福
fú
1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气。享~。造~。祝~。~利。~音。~相。作威作~(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2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3 祭神的酒肉:~食。~酒。~物。4 保祐:“小信未孚,神弗~也”。~荫。~佑。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