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相承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耳相承的简介:

kǒu ěr xiāng chéng
指接受传闻。

  • AI解释

词语“口耳相承”在汉语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主要意思是指人们通过口头传播的方式代代相传的信息或知识。这个词源于古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强调的是信息传递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口述与耳朵的接受过程,是一种非正式且口头流传的知识传承形式。

详细解释

  • 释义:这个成语中的“口”指说话,“耳”指的是听者;“相承”意味着相互继承或传扬。合在一起就是通过人们的口和耳朵(即通过言语和倾听)一代代传递下去的意思。
  • 用法:通常用来形容没有文字记载,完全依靠口头传达的历史、故事、传说等信息。

造句

  1. 在古代,许多民间故事都是由那些老一辈的人通过“口耳相承”的方式传给年轻一代的。
  2. 那些古老的谚语和传统智慧往往也是靠口耳相传得以保存至今的。
  3. 虽然现在有了互联网和各种媒体工具,但在某些文化社群中,“口耳相承”仍然是传递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
  4. 在这次文化传承研讨会上,我们深入讨论了“口耳相承”的价值与挑战,以及如何在现代科技背景下保持这种传统方式的活力。
  5. 为了保护地方方言和文化特色,一些学校开始采用“口耳相承”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通过老师的讲述来学习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上造句旨在展示“口耳相承”这一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xiāng,xiàng

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4 姓。

chéng

1 在下面接受,托着:~重。~受。2 担当,应允:~担。~当。~包。~做。~认。3 受到,蒙受:~蒙。~恩(蒙受恩泽)。4 继续,接连:继~。~平(指社会比较持久安定的局面)。~前启后。5 顺从,迎合:奉~。~颜候色(顺着别人颜色办事)。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