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食不化的拼音、解释、组词
耳食不化的简介:
ěr shí bù huà
指没有经过思考,轻信听来的话。
指没有经过思考,轻信听来的话。
- AI解释
词语释义
耳食不化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听到了一些消息或者说法,但没有经过思考和消化,只是机械地接受了这些信息而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记住。它源自《庄子·外物》,原文为:“是以圣人贵夫一言之重也。”这里“耳食”指的是耳朵听进去了却不能消化吸收,“不化”表示未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或经验。
出处 - 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外物》
造句
- 小明总是听信一些谣言和传言,对他人耳食不化的态度感到非常失望。
- 在学习上如果采取耳食不化的态度,那么知识就很难真正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中去。
- 老师批评小红说:“不能只听不问,要懂得深思熟虑,否则就会像‘耳食不化’一样。”
- 经理告诫新入职的员工:不要轻易相信那些未经证实的信息,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
- 看到有些人对待各种信息的态度是“耳食不化”,我认为他们应该多读一些书,增加自身的文化素养。
通过上述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耳食不化”这一成语。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获取知识或接受信息时要谨慎思考,切勿盲目听信。
分词解释
耳
ěr
1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背(bèi)。~垂。~鬓厮磨(mó)。~穴。~聪目明。~濡目染。2 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鼎~。4 听说:~闻。~软。~顺(指年至六十,听到别人的话,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后指人六十岁)。5 文言助词,而已,罢了:想当然~。6 文言语气词(大致同“矣”):“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
食
shí,sì,yì
1 吃:~肉。~欲。2 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月~。
不
bù,fǒu
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化
huà,huā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4 习俗,风气:有伤风~。5 特指“化学”:~工。~纤。~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