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义为利的拼音、解释、组词

以义为利的简介:

yǐ yì wéi lì
把道义作为利益。

  • AI解释

以义为利》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指将道义、正义作为行为的主要目的和追求。在传统儒家观念中,“义”指的是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或决策,而“利”则更偏向于个人的利益或者物质上的好处。《以义为利》强调的是,在做任何决定时,应当首先考虑是否合乎社会伦理标准和社会规范,而非仅仅从个人的私利出发。

造句

  1. 在这次慈善活动中,他不仅捐出了自己的积蓄,还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真正做到了以义为利
  2. 尽管面临巨大压力和诱惑,他依然坚守原则,选择了更符合社会正义的行为,这体现了真正的以义为利精神。
  3. 那家公司的领导层一直秉承着以义为利的理念,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4. 他深信只有通过促进社会公正与和谐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正是以义为利思想的最佳体现。
  5. 在商业竞争中,如果一味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那就不符合以义为利的原则。

这些句子展示了“以义为利”理念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意义。

分词解释

1 用,拿,把,将:~一当十。~苦为乐。~身作则。~邻为壑。~讹传讹。~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物~类聚。3 因为:~人废言。勿~善小而不为。不~物喜,不~己悲。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待时机。~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得~。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3 情谊:~气。恩~。~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5 指认为亲属的:~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7 姓。

wéi,wèi

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3 变成:成~。4 是:十两~一斤。5 治理,处理:~政。6 被:~天下笑。7 表示强调:大~恼火。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1 好处,与“害”“弊”相对:~弊。~害。~益。~令智昏。兴~除弊。2 使顺利、得到好处:~己。~用厚生(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生活优厚富裕起来)。3 与愿望相符合:吉~。顺~。4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刃。~刀。~剑。~落。~口巧辩。5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息。~率(lǜ)。一本万~。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