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扫应对的拼音、解释、组词
洒扫应对的简介:
sǎ sào yìng duì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 AI解释
《洒扫应对》一词源自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主要指古代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礼节性行为。这个词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 洒扫:指的是清扫环境、保持清洁的习惯。
- 应对: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得体地回应他人。
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古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交礼仪的重视。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洒扫应对”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之一。
详细解释
- 洒扫:不仅仅是简单的清扫地面或者清洁环境的行为,更多指的是保持个人以及居住空间的整洁卫生。它强调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尊重。
- 应对:在古代中国,这通常是指一个人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如何在各种场合中得体地回应他人、遵循礼仪规范。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体现。
造句
- 每天早晨他都会先洒扫庭院,再整理家务,然后才出门。
- 在接待客人时,她始终保持微笑,并以谦逊的态度应对客人的每一个问题。
- 这位老师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做洒扫工作来保持教室的整洁。
- 他不仅注重个人卫生习惯,还非常重视在不同场合中的礼节与应变能力。
- 她家教严格,从小教育孩子要讲究“洒扫应对”,以此塑造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分词解释
洒
sǎ,xǐ
1 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水。~扫。~泪。2 东西散落:粮食~了。3 姓。
扫
sǎo,sào
1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地。2 清除,消灭:~雷。~盲。~荡。一~而空。3 全,尽,尽其所有:~数(shù)。4 低落,丧失:~兴(xìng )。5 描画:~描。~眉。6 迅速横掠而过:~射。~视。7 结束,了结:~尾。8 祭奠:~墓。祭~。
应
yīng,yì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当。~该。~分(fèn )。~有尽有。2 回答:答~。喊他不~。~承。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皆平定”。4 姓。
对
duì
1 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2 朝着:~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面。4 跟,和:~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待。8 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 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 )。~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11 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开。13 搀和(多指液体):~水。14 量词,双:一~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