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的拼音、解释、组词
洒的基本解释:
1 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水。~扫。~泪。
2 东西散落:粮食~了。
3 姓。
洒的笔顺/笔顺名
丶,丶,㇀,一,丨,𠃍,ノ,∟,一
点,点,提,横,竖,横折,撇,竖折/竖弯,横
-
1 丶
点
-
2 丶
点
-
3 ㇀
提
-
4 一
横
-
5 丨
竖
-
6 𠃍
横折
-
7 ノ
撇
-
8 ∟
竖折/竖弯
-
9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把水或液体散放出去。如:「洒水」、「洒扫」、「喷洒」。
2. 态度自然大方,不受拘束。如:「潇洒」、「洒脱」。
3. 东西散落。如:「汤洒了我一身。」、「洒了一地的糖果。」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把水或液体散布出去。【例】洒水、洒扫、洒泪、喷洒农药 ◎
2. 将东西散落或倾倒出来,多指水或液体。【例】他一不小心打翻了杯子,把咖啡洒在衣服上面。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撒、泼。如:「洒水扫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埽施设,在听事坐相待。」
2. 东西散落或倾倒。如:「汤洒了。」「花生洒了一地。」《镜花缘》第三五回:「宫娥拾过,又斟一杯,林之洋接著,心中更觉发慌,登时又把酒洒了。」
3. 抛、投。晋.潘岳〈西征赋〉:「洒钓投网,垂饵出入,挺叉来往。」
4. 挥写。如:「挥洒」。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5. 自然不受拘束。如:「洒脱」、「潇洒」。
详细解释
洒
灑 sǎ
〈动〉
【本义】:把水散布在地上
【造字法】:形声。从水,西声。
1 同本义 ([En.] splash;ched;sprinkle)
【引】
1 《说文》:洒,滌水也。古文以为灑掃言。
2 《字林》:洒,濯也。
3 《孟子》:一洒之者也。
4 《礼记·内则》:洒扫室堂及庭。
【例】
又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洒削(洒水以磨刀);洒泼(胡乱挥霍);扫地先洒些水;洒酒(把酒浇洒在地上);洒削(洒水磨刀)
2 东西散落 ([En.] drop;spill;scatter;litter)
【引】
1 《周礼·赤犮氏》:以灰洒毒之。
2 《周礼·隶仆》:掌五寝之掃除粪洒之事。
3 《诗·唐风·山有枢》:弗洒弗掃。
4 《国语·晋语》:父生不得供备洒埽之臣。
5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例】
又如:洒消毒水;洒敌敌畏;别把汤洒了;洒派(分派);洒口(张口辱骂);洒花(撒花);洒签;洒调(甩开)
3 挥洒。多指书写 ([En.] wield)。
【例】
如:洒墨(挥毫书写、作画);洒翰(挥笔书写)
洒[sǎ]
〈形〉
1 潇洒,无拘束 ([En.] free and easy)。
【例】
如:洒如(潇洒飘逸的样子);洒洒潇潇(落落大方);洒然(洒脱;无拘无束);洒乐(痛快欢乐)
2 开阔 ([En.] open)。如洒豁
洒[sǎ]
〈代〉
咱 (【英】:Ⅰ) ——宋、元时关西一带男子的自称“洒家”的略称
【引】
1 《永乐大典》引《张协状元》:洒是厮杀汉。
洒[sǎ]
〈副〉
非常;很 (【英】:very)
【引】
1 《三侠五义》:咱家待你洒好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