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的组词
柳常见的组词有:柳拐子病,柳絮,柳眉踢竖,柳宿,柳蒲,柳绿桃红,柳緑,柳色黄,柳火,柳隆卿,柳暗花明,柳下,柳公权(778-865),柳旌,柳楼,柳范,柳郭,柳营,柳户花门,柳翠桥,柳絮才媛,柳翠,柳陌花衢,柳球,柳编,柳湖,柳蚕,柳暗,柳泉,柳氏传
词语 | 解释 |
---|---|
柳拐子病 | 柳拐子病 liǔ guǎi zǐ bìng1.大骨节病。症状是关节粗大,疼痛,肌肉萎缩,手指不能弯曲等。多见于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也称柳拐病。 |
柳絮 | 柳絮 liǔ xù柳树种子上面像棉絮的白色绒毛,随风飞散。 |
柳眉踢竖 | 柳眉踢竖 liǔ méi tī shù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踢竖,横竖。 |
柳宿 | 柳宿 liǔ sù/xiǔ/xiù1.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宿,有星八颗。后人常引以咏柳。 |
柳蒲 | 柳蒲 liǔ pú1.柳和水杨。二者皆易生而早凋,因以喻体弱。常用为自谦之词。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
柳绿桃红 | 柳绿桃红 liǔ lǜ táo hóng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
柳緑 | 柳緑 liǔ lǜ/lù1.颜色名。 |
柳色黄 | 柳色黄 liǔ sè/shǎi huáng1.词牌《石州慢》的别名。因宋贺铸词《石州慢》中的"长亭柳色纔黄,倚马何人先折"句而得名。参阅《词谱》卷三十。 |
柳火 | 柳火 liǔ huǒ1.指榆柳之火。上古炊爨先要钻木取火。唐宋时风俗,皇帝于清明节取榆柳之火赐给近臣姻戚。 |
柳隆卿 | 柳隆卿 liǔ lóng qīng1.古代杂剧中坏人的通用名。 |
柳暗花明 | 柳暗花明 liǔ àn huā míng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
柳下 | 柳下 liǔ xià1.柳树之下。 2.春秋鲁柳下惠的省称。 |
柳公权(778-865) | 柳公权(778-865) liǔ gōng quán (778-865)唐代书法家。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进士,官至太子少师。工楷书,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法骨力劲健,结构紧凑。有碑刻《玄秘塔碑》等存世。 |
柳旌 | 柳旌 liǔ jīng1.柳条迎风招展,如旌旗,因以为称。 |
柳楼 | 柳楼 liǔ lóu1.犹青楼。 |
柳范 | 柳范 liǔ fàn1.宋柳开与范杲的并称。 |
柳郭 | 柳郭 liǔ guō1.柳树环绕的城郭。 |
柳营 | 柳营 liǔ yíng1.汉周亚夫为将军,治军谨严,驻军细柳,号细柳营。后因称严整的军营为"柳营"。 2.谓柳林。 |
柳户花门 | 柳户花门 liǔ hù huā mén旧时称妓院。 |
柳翠桥 | 柳翠桥 liǔ cuì qiáo1.古桥名。在杭州万松岭下。传说为南宋妓女柳翠所造,故名。参见"柳翠井"。 |
柳絮才媛 | 柳絮才媛 liǔ xù cái yuàn/yuán1.对才女的美称。 |
柳翠 | 柳翠 liǔ cuì1.南宋妓女。有色艺,好佛法,喜施与。曾于杭州万松岭下造桥,抱剑营凿井。传说乃僧玉通转世。后被僧清了度化。事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南山分脉城内胜迹》。后人就其事迹演为文学作品,如元无名氏《度柳翠》杂剧。《古今小说》中亦有《月明和尚度柳翠》。 |
柳陌花衢 | 柳陌花衢 liǔ mò huā qú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 |
柳球 | 柳球 liǔ qiú亦作“柳毬”。随风卷成团的柳絮。 |
柳编 | 柳编 liǔ biān用柳条编制的工艺品,如果篮、提篮、食品筐等。 |
柳湖 | 柳湖 liǔ hú1.湖名。宋时在陈州城北。因沿湖多柳,故称。 |
柳蚕 | 柳蚕 liǔ cán1.一种生在柳树上的野蚕。 |
柳暗 | 柳暗 liǔ àn1.亦作"柳闇"。 2.谓柳树叶茂荫浓。 |
柳泉 | 柳泉 liǔ quán1.清蒲松龄的号。 2.地名。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东山谷中。泉流谷底,谷内绿柳成荫,故名。为蒲松龄故居,因而闻名于世。 |
柳氏传 | 柳氏传 liǔ shì/zhī chuán/zhuàn一名《章台柳传》。传奇小说。唐代许尧佐作。写诗人韩翊妾柳氏为“蕃将”沙陀利所劫,后左仆射侯希逸部下许俊将其夺回。韩、柳二人遂得团聚。小说表现历经曲折而不改初衷的真挚爱情。此事后被历代文人引为典故,并被改编为戏曲、小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