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的组词

林常见的组词有:林落,林坡,林泉计,林缘,林林总总,林阴路,林杪,林芬,林逋(967-1029),林邑,林旭(1875-1898),林寒涧肃,林樊,林觉民(1887-1911),林园,林产品,林栖谷隐,林蒸,林戈,林彪(1907-1971),林谷,林农,林甸,林熙,林区,林学,林下高风,林沼,林野,林缬

词语 解释
林落 lín luò/là1.林中,林间。
林坡 lín pō1.培植林木的山坡地。
泉计 林泉计 lín quán jì1.谓退隐的打算。
林缘 lín yuán1.在森林和草地或灌木群落之间的交错群落,通常由人类的活动保持或使其扩大。2.树林的边缘或一个毗连树林的农村。
总总 林林总总 lín lín zǒng zǒng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
阴路 林阴路 lín yìn lù1.两旁有茂密树木的道路。
林杪 lín miǎo1.树梢,林外。
林芬 lín fēn1.盛多貌。芬,通"纷"。
逋(967-1029) 林逋(967-1029) lín bū (967-1029)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隐居西湖,终身未娶。赏梅养鹤,世称“梅妻鹤子”。卒后,谥和靖先生。有《山园小梅》等名篇。有《林和靖诗集》。
林邑 lín yì1.南海古国名。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公元192年(一说137年)建国。中国史籍初称之为林邑,唐至德以后改称环王。公元九世纪后期改称占城。自五代以后,中国正史和《诸蕃志》﹑《岛夷志略》﹑《瀛涯胜览》等书均有记述。十七世纪末亡于广南阮氏。
旭(1875-1898) 林旭(1875-1898) lín xù (1875-1898)清末维新派。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曾任内阁中书。后倡立闽学会,开展维新活动。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戊戌政变时与谭嗣同等同时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寒涧肃 林寒涧肃 lín hán jiàn sù指秋冬间林木凋零、涧水枯落的景象。
林樊 lín fán1.指林边。
觉民(1887-1911) 林觉民(1887-1911) lín jué/jiào mín (1887-1911)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福建闽县(今闽侯)人。曾留学日本,从事反清活动。黄花岗之役时,随黄兴攻打广东总督衙门,受伤被捕,从容就义。遗有《绝笔书》,充满了为国牺牲的革命精神。
林园 lín yuán1.山林田园。亦指园林。
产品 林产品 lín chǎn pǐn1. 指森林生产的一切商品材料,如树木产品和饲料等。
栖谷隐 林栖谷隐 lín qī gǔ yǐn指在山林隐居。亦指隐居的人。
林蒸 lín zhēng1.见"林烝"。
林戈 lín gē1.如林之戈。极言其多。
彪(1907-1971) 林彪(1907-1971) lín biāo (1907-1971)军事家。原名育容,1907年12月5日生于湖北黄冈。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界。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先后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1月随军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
林谷 lín gǔ/gǔ/yù1.林木山谷。
林农 lín nóng1.从事森林的培育﹑管理﹑保护等工作的农民。
林甸 lín diàn/tián/shèng1.树林郊野。
林熙 lín xī1.攀援树木之戏。
林区 lín qū以生长、培育、保护和经营林业生产为主的成片原始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盖的地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一带为中国最大林区。
林学 lín xué1.研究林业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一般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更新﹑林业机具的应用改良﹑森林经营管理等培育森林方面的科学。广义的林学还包括木材采运和林产品加工等森林工业方面的科学。
下高风 林下高风 lín xià gāo fēng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同“林下风气”。
林沼 lín zhǎo1.林木与池沼。
林野 lín yě1.树木丛生的山野。 2.指隐居之地。
林缬 lín xié1.指林中斑驳的光影。

林的二字词语

林的三字词语

泉计 阴路 产品 檎干 壑趣 则徐 琴南 虑浆 宗巾 下风 处士

林的四字成语

总总 寒涧肃 栖谷隐 下高风 西遗址 寒洞肃 籁泉韵 下风范 家铺子 下风度 海雪原

其他字的组词

乀组词 乡组词 ⽌组词 舟组词 灾组词 贡组词 宵组词 索组词 您组词 谍组词 蓖组词 蜘组词 澳组词 曙组词 䲒组词 㚂组词 飍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