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的组词
淮常见的组词有:淮汭,淮海,淮南铁路,淮南鸡犬,淮橘为枳,淮南术,淮甸,淮服,淮北市,淮阳绩,淮扬洁秋图,淮濆,淮圻,淮渎,淮夷,淮左,淮剧,淮阴行,淮涡神,淮白,淮阴平楚,淮安市,淮南,淮阳病,淮南小山,淮海戏,淮王,淮雨,淮阴市,淮海战役
词语 | 解释 |
---|---|
淮汭 | 淮汭 huái ruì1.淮水弯曲处。 |
淮海 | 淮海 huái hǎi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西南)一带的地区。 |
淮南铁路 | 淮南铁路 huái nán/nā tiě lù从安徽蚌埠经合肥至长江北岸的芜湖北站。长263千米。支线通往淮南市。已建成复线。是安徽省重要交通干线,淮南煤矿的煤主要经此运至裕溪口港转运各地。 |
淮南鸡犬 | 淮南鸡犬 huái nán jī quǎn淮南王的鸡和狗。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
淮橘为枳 | 淮橘为枳 huái jú wéi zhǐ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
淮南术 | 淮南术 huái nán/nā shù/shú/zhú1.见"淮王术"。 |
淮甸 | 淮甸 huái diàn/tián/shèng1.淮河流域。 |
淮服 | 淮服 huái fú/fù1.淮河流域。 |
淮北市 | 淮北市 huái běi shì在安徽省北部、濉河沿岸,濉阜铁路和京沪铁路苻夹支线通此。1960年设濉溪市,1971年改淮北市。人口72.14万(1995年)。煤炭工业发达,为中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有“淮北煤城”之称。特产口子酒、濉溪大曲酒。古迹有相山庙、共姬墓等。 |
淮阳绩 | 淮阳绩 huái yáng jì1.汉汲黯任淮阳太守,政绩清明。后以"淮阳绩"指良好的政绩。 |
淮扬洁秋图 | 淮扬洁秋图 huái yáng jié qiū tú中国画。清代原济(石涛)作。纸本立轴。设色。画面为淮扬一带江城秋景。中远景水势盘旋,洲渚苍茫,渔人荡舟波上;近景芦苇满汀,榆柳掩映于城郭屋宇间。多用点法,有鲜明特色。 |
淮濆 | 淮濆 huái fén/pēn1.指淮河堤岸。 2.指淮河防地。 |
淮圻 | 淮圻 huái qí/yín1.指淮河附近一带。 |
淮渎 | 淮渎 huái dú/dòu1.指淮河。 |
淮夷 | 淮夷 huái yí1.古代居于淮河流域的部族。 |
淮左 | 淮左 huái zuǒ1.淮河以东地区。 |
淮剧 | 淮剧 huái jù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江淮戏,流行于淮阴、盐城等地。 |
淮阴行 | 淮阴行 huái yīn xíng/háng1.唐新乐府题名,刘禹锡创制。 |
淮涡神 | 淮涡神 huái wō/guō shén1.传说中的淮水神名。 |
淮白 | 淮白 huái bái1.鱼名。 |
淮阴平楚 | 淮阴平楚 huái yīn píng chǔ1.即《十面埋伏》。琵琶大曲名。详"十面埋伏"。 |
淮安市 | 淮安市 huái ān shì在江苏省北部,苏北灌溉总渠和京杭运河在境内交汇。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旧名射阳、山阳。1987年设市。人口117.8万(1995年)。为江苏省北部新兴城市之一。是周恩来故乡,有周恩来同志旧居及纪念馆。名胜古迹有韩侯祠、梁红玉祠、文通塔、镇淮楼、关天培祠墓及青莲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汉古墓群等。 |
淮南 | 淮南 huái nán/nā指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特指安徽的中部。 |
淮阳病 | 淮阳病 huái yáng bìng1.见"淮阳多病"。 |
淮南小山 | 淮南小山 huái nán/nā xiǎo shān1.汉淮南王刘安一部分门客的总称。 |
淮海戏 | 淮海戏 huái hǎi xì/hū1.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戏曲剧种,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曲调同柳琴戏相近,据传与山东﹑江苏的柳琴戏,安徽的泗州戏同出一源。 |
淮王 | 淮王 huái wáng1.指汉淮南王刘安。 |
淮雨 | 淮雨 huái yǔ1."淫雨"之讹。《尚书大传》卷二:"久矣﹐天之无别风淮雨﹐意者中国有圣人乎!"郑玄注:"淮﹐暴雨之名也。"按﹐淮为"淫"之误。唐皇甫冉《送卢郎中使君赴京》诗:"楚云山隐隐﹐淮雨草青青。"一说﹐为汇雨。见王闿运《补注》。参见"别风淮雨"。 |
淮阴市 | 淮阴市 huái yīn shì在江苏省北部、京杭运河沿岸。1945年始设市(曾名清江市)。人口47.3万(1995年)。自古为淮、扬、徐、海间重镇,江苏省北部重要城市之一。 |
淮海战役 | 淮海战役 huái hǎi zhàn yì1948年11月6日,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组成的总前委指挥下发起了淮海战役。这次战役历时六十五天,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五十五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处于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