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淮南子的简介:

huái nán/nā zǐ
1. 书名。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等所著,又名《淮南鸿烈》。属于杂家著作,它揉合儒、法和阴阳五行家的观点。现流传下来的二十一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书名。西汉淮南王刘安所撰,二十一卷,汉代高诱、许慎等都曾为之作注,现今所传的只有高诱的注本。其书原分内外篇,今仅存内篇,内容多归道家思想,亦杂糅先秦各家的学说。

《淮南子》,又称《淮南鸿烈》或《刘安子》,是中国西汉时期的重要著作,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撰。该书融合了先秦至汉初多家思想流派的观点,包括道家、儒家、法家等学说,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哲学、政治、历史、天文、地理等多个领域。《淮南子》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和文化价值。

详细解释

  1. 成书背景:该书由西汉皇族成员刘安组织编撰,并得到当时众多学者的支持与参与。
  2. 内容结构:分为《原道训》、《本经训》等八卷,每一卷探讨了不同的主题。
  3. 主要思想:主张“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法则;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造句

  1. 在古代学术研究中,《淮南子》是了解先秦至汉初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2. 学者们普遍认为,通过研读《淮南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多元性。
  3. 尽管年代久远,但其中关于自然与人关系的讨论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4. 《淮南子》中的某些理论,在当今社会依旧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5. 教师在讲解古代文化时,往往会选择引用《淮南子》中的一些段落来增强课堂内容的文化底蕴。

以上是关于《淮南子》的详细解释及五个造句的例子。如果你有更具体的需求或问题,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

huái

〔~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两省入洪泽湖。简称“淮”,如“~北”。“~南”。

nán,nā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2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