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的组词
豫常见的组词有:豫章邮,豫事,豫寝,豫御,豫章,豫抚,豫让,豫乐,豫游,豫怠,豫州,豫约,豫暇,豫先,豫知,豫借,豫贾,豫卜,豫参,豫章行,豫测,豫必,豫论,豫教,豫戒,豫且,豫附,豫盟,豫兆,豫筹
词语 | 解释 |
---|---|
豫章邮 | 豫章邮 yù zhāng yóu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后以"豫章邮"指带信的人。 |
豫事 | 豫事 yù shì1.参与谋事。豫,通"与"。 2.谓对事情的成败预先有所谋划。 |
豫寝 | 豫寝 yù qǐn1.预先平息。 |
豫御 | 豫御 yù yù1.预先防御。 |
豫章 | 豫章 yù zhāng1.亦作"豫樟"。木名。枕木与樟木的并称。《左传.哀公十六年》:"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战国策.宋卫策》:"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樟,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张守节正义:"案:《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唐杜甫《赠蜀僧闾邱师兄》诗:"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唐白居易《寓意》诗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清钱芳标《长椿 |
豫抚 | 豫抚 yù fǔ1.犹安抚。 |
豫让 | 豫让 yù ràng1.春秋战国间晋人。为晋卿智瑶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共灭智氏。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见《史记.刺客列传》。 |
豫乐 | 豫乐 yù lè/yuè1.安适快乐。 |
豫游 | 豫游 yù yóu1.犹游乐。 |
豫怠 | 豫怠 yù dài1.谓贪于安乐而怠惰。 |
豫州 | 豫州 yù zhōu1.古九州之一。 2.汉以来所设置的州名。初为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约当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豫东﹑皖北地。东汉治所在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三国魏以后屡有移徙,辖境亦伸缩不常。东晋﹑南朝时治所最北在悬瓠城(今河南汝南),最南在邾城(今湖北黄冈西北)。辖境最大时相当今江苏﹑安徽长江以西,安徽省望江县以北的淮河南北地区。经常只辖有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北魏治所在悬瓠城。隋大业初因改洛州为豫州(后即改河南郡),乃先后改此为溱州﹑蔡州。地处中原冲要,为东晋﹑南北朝时战争重地。 |
豫约 | 豫约 yù yuē/yāo1.谓事先约定或互订契约。 |
豫暇 | 豫暇 yù xiá1.犹闲暇。 |
豫先 | 豫先 yù xiān1.早先;事前。 |
豫知 | 豫知 yù zhī/zhì1.谓事先知道。 |
豫借 | 豫借 yù jiè1.预先借贷。 |
豫贾 | 豫贾 yù gǔ/jià/jiǎ1.虚定高价以欺骗顾客。 2.谓对货物不预先定价。 |
豫卜 | 豫卜 yù bǔ/bo1.谓预先占卜。 2.犹预料。 |
豫参 | 豫参 yù cān/shēn1.犹参与。豫,通"与"。 |
豫章行 | 豫章行 yù zhāng xíng/háng1.乐府《清调曲》名。现存古辞写豫章山上白杨变为洛阳宫中栋梁,述其与根株分离之苦。 |
豫测 | 豫测 yù cè1.谓事先推测。 2.事先的推测。 |
豫必 | 豫必 yù bì1.预先肯定。 |
豫论 | 豫论 yù lùn/lún1.参与讨论。豫,通"与"。 |
豫教 | 豫教 yù jiào/jiāo1.《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唐孔颖达疏:"微者言礼之教人豫前事微之时,豫教化之。"后指预为教育﹑感化。 |
豫戒 | 豫戒 yù jiè1.谓预先有所防备。 2.事先警备。 3.事先警告﹑告诫。 |
豫且 | 豫且 yù qiě/jú1.春秋时宋国渔人。有关其人的传说有二:(1)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唐李白《枯鱼过河泣》诗:"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明张煌言《放歌》:"神龙鱼腹兮,罹此豫且之罾。"(2)《史记.龟策列传》:"宋元王二年,江使神龟使于河,至于泉阳,渔者豫且举网得而囚之,置之笼中。"明徐渭《十白赋》:"虽入网于豫且,苦灵骨之就钻。" |
豫附 | 豫附 yù fù1.谓乐意归附。 |
豫盟 | 豫盟 yù méng1.参与盟会。豫,通"与"。 |
豫兆 | 豫兆 yù zhào1.指预先显露出来的迹象。 2.谓预先显示。 |
豫筹 | 豫筹 yù chóu1.预为筹划。豫,通"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