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的拼音、解释、组词
豫章的简介:
yù zhāng
1.亦作"豫樟"。木名。枕木与樟木的并称。《左传.哀公十六年》:"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战国策.宋卫策》:"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樟,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张守节正义:"案:《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唐杜甫《赠蜀僧闾邱师兄》诗:"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唐白居易《寓意》诗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清钱芳标《长椿
1.亦作"豫樟"。木名。枕木与樟木的并称。《左传.哀公十六年》:"子期曰:'昔者吾以力事君,不可以弗终。抉豫章以杀人而后死。'"《战国策.宋卫策》:"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樟,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张守节正义:"案:《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唐杜甫《赠蜀僧闾邱师兄》诗:"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唐白居易《寓意》诗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清钱芳标《长椿
- AI解释
《豫章》一词,实际上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作专有名词使用。它可能源自两个汉字的组合——“豫”与“章”。在不同的语境下,“豫章”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汉代,豫章曾是郡名,位于现在的江西北部地区;而在现代汉语中,“豫章”有时被用作对南昌(古称豫章)的雅称或者特定场合下的地名指代。
古籍中的《豫章》:
- 豫章郡:在汉武帝时期设置。以郡治所在豫章城而得名,今属江西省。
- 豫章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在今江西南昌市一带。
造句示例(假设其作为雅称用于现代):
- 豫章的春天格外迷人,满城的樱花盛开,如诗如画。
- 我们在豫章的历史博物馆前驻足良久,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
- 走进南昌大学,我们仿佛走进了古代的豫章书院。
- 在豫章的街头巷尾漫步,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 每当夜幕降临,豫章的灯光璀璨,犹如繁星点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造句中的“豫章”作为雅称或历史地名使用,更多是出于文学创作的需求。在实际地理、历史学研究中,“豫章”的使用则更加具体和精确。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