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的组词
古常见的组词有:古态,古时,古事,古都,古心,古北,古典经济学,古籍,古希,古钗脚,古文家,古朴,古地理学,古董,古华(1942- ),古今一辙,古简,古刹,古式,古锦囊,古泽,古调单弹,古渡,古先生,古处,古质,古穆,古腔古调,古里甲,古韵
词语 | 解释 |
---|---|
古态 | 古态 gǔ tài1.指古时的妆束。 |
古时 | 古时 gǔ shí1.昔时;过往已久的时代。 |
古事 | 古事 gǔ shì1.文献;旧事。 2.典故。 |
古都 | 古都 gǔ dū/dōu古代的都城:~洛阳。 |
古心 | 古心 gǔ xīn1.不同凡俗的古人的思想。 |
古北 | 古北 gǔ běi/bèi1.见"古北口"。 |
古典经济学 | 古典经济学 gǔ diǎn jīng jì/jǐ xué“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简称。见“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
古籍 | 古籍 gǔ jí古书。 |
古希 | 古希 gǔ xī1.见"古稀"。 |
古钗脚 | 古钗脚 gǔ chāi jiǎo/jué1.见"古钗"。 |
古文家 | 古文家 gǔ wén jiā/gū/jie1.研究古文经的学者。 2.创作与提倡文言散文的人。 |
古朴 | 古朴 gǔ pǔ/pò/pō/piáo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建筑风格~典雅丨笔力苍劲~。 |
古地理学 | 古地理学 gǔ dì/de lǐ xué自然地理学的分支之一。地质学与自然地理学的边缘科学。研究地表自然界的发展历史及其组成圈层的起源和演变,包括海陆变迁、陆地地形、海盆演化、气候条件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征的发展变化规律。 |
古董 | 古董 gǔ dǒng①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可供了解古代文化的参考。②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也作骨董。 |
古华(1942- ) | 古华(1942- ) gǔ huá (1942- )作家。湖南嘉禾人。当过农业工人、技术员。1975年任郴州地区歌舞团创作员。后任中国作协湖南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芙蓉镇》、中篇小说《相思女子客店》、中短篇小说集《爬满青藤的木屋》等。 |
古今一辙 | 古今一辙 gǔ jīn yī zhé辙:车轮碾过的痕迹。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
古简 | 古简 gǔ jiǎn1.古代汗简。 2.古朴简练。 |
古刹 | 古刹 gǔ chà/shā1.古寺。 |
古式 | 古式 gǔ shì1.古时的典制﹑仪范。 2.古老的样式。 |
古锦囊 | 古锦囊 gǔ jǐn náng/nāng1.用年代久远的锦缎制成的袋。 |
古泽 | 古泽 gǔ zé/shì1.谓古人诗文所显示出来的色彩与风貌。 |
古调单弹 | 古调单弹 gǔ diào dān tán比喻言行不合时宜。 |
古渡 | 古渡 gǔ dù1.古老的渡口。 |
古先生 | 古先生 gǔ xiān shēng1.东汉末有老子入夷狄为浮屠的传说,至《老子化胡经》﹑《西升经》等道经,益增附会,证成其说,谓老子西游化胡成佛,并以佛为其弟子,自号为"古先生"。后世因以"古先生"借称佛及佛像。 |
古处 | 古处 gǔ chǔ/chù1.谓以故旧之道相处。古,通"故"。《诗.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郑玄笺:"其所以接及我者不以故处,甚违其初时。"马瑞辰通释:"古者,故之渻借,凡以故旧相处谓之故,故之言固也。"或以为以古道相处。朱熹集传:"或云,以古道相处。" |
古质 | 古质 gǔ zhì1.古雅质朴。 |
古穆 | 古穆 gǔ mù1.古朴凝重。 |
古腔古调 | 古腔古调 gǔ qiāng gǔ tiáo/diào1. 对古老形式作虚假模仿。如:古腔古调的英语。 |
古里甲 | 古里甲 gǔ lǐ jiǎ1.复姓。金有古里甲石伦。见《金史》本传及《金史》附《金国语解.姓氏》。 |
古韵 | 古韵 gǔ yùn1.指先秦汉语音韵。东汉时郑玄言古今音异。北周沉重作《毛诗音义》,书佚,仅见于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诗.邶风下》。宋吴棫发明叶韵之说,元戴侗﹑明焦竑陈第等人力辨其非。宋郑庠辨析古韵为六部,嗣后研究不断深入,分部日趋精密。如章炳麟分古韵为二十三部,黄侃分为二十八部。王力考定《诗经》时代古韵为二十九部《楚辞》时代为三十部。参阅王力《汉语音韵学》和《音韵学初步》。 2.泛指古汉语(上古﹑中古)音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