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的组词
释常见的组词有:释提桓因,释口,释然,释菜,释网,释教,释迦牟尼,释軷,释读,释旨,释绶,释耒,释仗,释事,释急,释子,释嫉,释累,释劳,释钓,释憾,释念,释甲,释罪,释老,释衔,释回增美,释道,释车下走,释缚焚榇
词语 | 解释 |
---|---|
释提桓因 | 释提桓因 shì tí/dī/dǐ huán yīn1.梵语。佛教经典所称诸天的天主或能天帝。即佛经所说忉利天之主。全称释迦提桓因陀罗,略称"释帝"或"帝释"。 |
释口 | 释口 shì kǒu1.住口,停口。 |
释然 | 释然 shì rán①形容疑虑消除:心中释然。②形容领悟:天下释然,知所适从。 |
释菜 | 释菜 shì cài1.亦作"释采"。 2.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3.君临臣丧时入门前向门神致礼的仪式。《仪礼.士丧礼》:"君释采,入门。"郑玄注:"释采者,祝为君礼门神也。必礼门神者,明君无故不来也。"《礼记.丧服大记》:"君至,主人迎,先入门右,巫止于门外,君释菜。"郑玄注:"释菜,礼门神也。"一说,进门前脱去华美的外衣。见胡培翚《仪礼正义》引万斯大说。 |
释网 | 释网 shì wǎng1.脱网。 2.指佛法。 |
释教 | 释教 shì jiào/jiāo1.指佛教。 |
释迦牟尼 | 释迦牟尼 shì jiā móu/mù ní1.[梵??kyamuni]约公元前563-前483年,佛教始祖。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为中印度迦毘罗国王净饭王长子,母名摩耶。年十九(一说二十九)岁入雪山苦行六年,出山后,在迦耶山菩提树下,得悟世间无常和缘起诸理,即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说苦集灭道四谛及八正道,以后四出,{?}四十馀年,年八十示寂于拘尸那伽城跋陀河边娑罗双树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即释迦族的圣人。弟子甚多,著名者有大迦叶等十人,称佛门十哲。 |
释軷 | 释軷 shì bá1.古代使者远行,设酒脯,祭道神的礼节。 |
释读 | 释读 shì dú/dòu1.谓考证并解释古代语言文字。 |
释旨 | 释旨 shì zhǐ1.佛教的宗旨。 |
释绶 | 释绶 shì shòu1.犹让位。 |
释耒 | 释耒 shì lěi1.放下农具。谓停止耕作。 |
释仗 | 释仗 shì zhàng1.放下兵器。 |
释事 | 释事 shì shì1.指佛事。 |
释急 | 释急 shì jí1.解除危急。 |
释子 | 释子 shì zǐ1.僧徒的通称。取释迦弟子之意。 |
释嫉 | 释嫉 shì jī1.消除嫉恨。 |
释累 | 释累 shì léi/lěi/lèi1.谓消除贪欲。 |
释劳 | 释劳 shì láo1.消除辛劳。 |
释钓 | 释钓 shì diào1.放下钓竿。谓由隐入仕。相传吕尚垂钓渭水,遇周西伯(文王),载与俱归,立为师,后辅武王兴周灭殷。 |
释憾 | 释憾 shì hàn1.谓借事报复以解恨。 2.消除仇怨。 |
释念 | 释念 shì niàn1.放心;免除思念。 |
释甲 | 释甲 shì jiǎ1.脱下战衣。谓士无戒备。 |
释罪 | 释罪 shì zuì1.赦免罪行。 |
释老 | 释老 shì lǎo1.释迦牟尼和老子的并称。亦指佛教和道教。 |
释衔 | 释衔 shì xián1.消除心中的怨恨愤怒。 |
释回增美 | 释回增美 shì huí zēng měi指去除邪僻,增加美善。回,指邪僻。 |
释道 | 释道 shì dào1.佛教和道教的并称。 2.指僧人和道士。 |
释车下走 | 释车下走 shì chē xià zǒu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释缚焚榇 | 释缚焚榇 shì fù fén chèn指解开降者的捆绑,烧悼降者带来的棺材。是使降者安心的一种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