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口的拼音、解释、组词

释口的简介:

shì kǒu
1.住口,停口。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停止话语。《红楼梦》第三回:「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

《释口》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并不常见,可能是误读或是对某个词语的理解有误。不过,在汉语中有与“释口”意思相近或构成相似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例如“解口”、“释言”等。考虑到您的需求,这里假设您是指关于解释语言、说话方面的内容。

若按这个理解,“释口”的含义可以被推断为解释言语、阐述道理的意思。具体解释如下:

  1. :在古代汉语中多有解说、说明之意。
  2. :在这里更多是用来指代言语,而非口腔。

因此,“释口”可以理解为对言语或道理进行解释和阐明的过程。

造句

  1. 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他对《道德经》中的难解语句进行了详细的释口,使大家对其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 这位知名学者在讲座中深入浅出地释口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让大家受益匪浅。
  3. 当他遇到无法解释的事情时,总是会先尝试释口,找出其中的原因和意义。
  4.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本书的深意,作者特意在每章之后都附上了详尽的释口。
  5.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细致入微的释口,让学生不仅听懂了,还掌握了其中的方法。

这些句子都是围绕着解释言语或道理这个意思构建的。如果您有其他具体的语境需求,请进一步说明,我可以提供更加贴切的例子。

分词解释

shì

1 解说,说明:解~。注~。~文。~义。2 消除,消散:~疑。~怨。涣然冰~(像冰融化了一样,嫌隙和疑虑都完全消除)。3 放开,放下:~放。保~。手不~卷。4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后泛指佛教:~氏。~教。~子(和尚)。~藏(zàng )(佛教经典的总汇,分经、律、论三藏,包括汉译佛经和中国的一些佛教著述)。~典。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