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的组词
孙常见的组词有:孙叔,孙辞,孙谋,孙行者,孙传芳(1885-1935),孙瑜(1900-1990),孙山,孙女婿,孙思邈(581-682),孙竹,孙猴子,孙让,孙媳妇,孙孙,孙道临(1921- ),孙中山(1866-1925),孙婿,孙词,孙权(182-252),孙吴,孙楚楼,孙文学说,孙息妇,孙妇,孙膑兵法,孙络,孙冶方(1908-1983),孙孟,孙少奶奶,孙弘
词语 | 解释 |
---|---|
孙叔 | 孙叔 sūn/xùn shū1.即孙叔敖。春秋楚人,蔿氏,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楚庄王时任令尹,注意发展生产,使楚日渐富强。邲之战,协助庄王指挥楚军,大败晋兵。事见《史记.楚世家》。 |
孙辞 | 孙辞 sūn/xùn cí1.谦逊的言辞。孙,通"逊"。 2.犹遁辞。故意掩饰本意或避开正题的话。孙,通"逊"。 |
孙谋 | 孙谋 sūn/xùn móu1.顺应天下人心的谋略。孙,通"逊"。语出《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郑玄笺"孙,顺也……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其敬事之子孙。"一说,"孙谋"是为子孙筹划的意思。朱熹集传:"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 |
孙行者 | 孙行者 sūn/xùn xíng/háng zhě1.即孙悟空。佛教中未剃度的出家人称行者。详"孙悟空"。 |
孙传芳(1885-1935) | 孙传芳(1885-1935) sūn/xùn chuán/zhuàn fāng (1885-1935)直系军阀。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任福建军务督理。1924年江浙战争时,援助齐燮元击败卢永祥,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次年自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成为直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首领。1926年被北伐军击垮,投靠张作霖。后被刺死。 |
孙瑜(1900-1990) | 孙瑜(1900-1990) sūn yú (1900-1990)电影编剧、导演。四川自贡人。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戏剧电影编导。建国后曾任中国影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编导影片《大路》、《武训传》等。著有《孙瑜电影剧本选集》和回忆录《银海泛舟》。 |
孙山 | 孙山 sūn/xùn shān1.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后以孙山作为考末名的代称。名落孙山﹑孙山之外,皆谓不中。 |
孙女婿 | 孙女婿 sūn/xùn nǚ/rǔ xù1.孙女的丈夫。 |
孙思邈(581-682) | 孙思邈(581-682) sūn/xùn sī/sāi miǎo (581-682)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患病,刻意学习医术,总结前人的医疗理论和临床经验,编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医德高尚,对病人不分贵贱贫富,一心救治。被后人尊为“药王”。 |
孙竹 | 孙竹 sūn/xùn zhú1.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 |
孙猴子 | 孙猴子 sūn/xùn hóu zǐ1.孙悟空的俗称。详"孙悟空"。 |
孙让 | 孙让 sūn/xùn ràng1.辞让。孙,通"逊"。 |
孙媳妇 | 孙媳妇 sūn/xùn xí fù1.孙儿的妻子。 |
孙孙 | 孙孙 sūn/xùn sūn/xùn1.孙儿。多用于爱称。 |
孙道临(1921- ) | 孙道临(1921- ) sūn/xùn dào lín (1921- )电影演员、导演。浙江嘉善人。燕京大学毕业。1948年从影。曾任清华、昆仑等影业公司演员。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因主演《乌鸦与麻雀》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主演影片还有《渡江侦察记》、《家》、《早春二月》等。自编自导自演影片有《雷雨》、《非常大总统》等。 |
孙中山(1866-1925) | 孙中山(1866-1925) sūn/xùn zhōng shān (1866-1925)近代民主革命家。名文,字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早年创建兴中会和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多次发动武装起义,立志推翻清朝。武昌起义后,于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久辞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他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去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任总理。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后被迫去职。1921年在广东任非常大总统,曾计划北伐。1924年在广州召开国民党 |
孙婿 | 孙婿 sūn/xùn xù1.孙女的丈夫。 |
孙词 | 孙词 sūn/xùn cí1.谦逊的话。孙,通"逊"。 |
孙权(182-252) | 孙权(182-252) sūn/xùn quán (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父兄占据长江下游。公元208年,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又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229年称帝,国号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次年派卫温等率万人船队到夷洲(今台湾)。 |
孙吴 | 孙吴 sūn/xùn wú1.春秋时孙武和战国时吴起的并称。皆古代兵家。孙武着《兵法》十三篇。吴起着《吴子》四十八篇。 2.三国时吴国,因王室姓孙,历史上也称孙吴。 |
孙楚楼 | 孙楚楼 sūn/xùn chǔ lóu1.古酒楼名。在金陵(今南京)城西。后亦泛指酒楼。 |
孙文学说 | 孙文学说 sūn/xùn wén xué shuō/shuì/yuè孙中山著。作于1918年。阐述了宇宙进化论和知行观等哲学思想,着重提出“知难行易”说,以鼓舞当时革命党人的斗争意志。后收入《孙中山选集》。 |
孙息妇 | 孙息妇 sūn/xùn xī fù1.同"孙媳妇"。 |
孙妇 | 孙妇 sūn/xùn fù1.孙媳妇。 |
孙膑兵法 | 孙膑兵法 sūn bìn bīng fǎ也称《齐孙子》。中国古代兵书。战国中期齐国孙膑著。《汉书·艺文志》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后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初期墓中发现孙膑论兵竹简,经整理编纂为《孙膑兵法》。论述了“富国”而“强兵”的战争观、“以众击寡、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和“赏罚分明”的治军思想等。 |
孙络 | 孙络 sūn/xùn luò/lào1.人体中络脉的分支,即络脉中的细小部分。 2.借指事物的细微线索。 |
孙冶方(1908-1983) | 孙冶方(1908-1983) sūn yě fāng (1908-1983)中国经济学家。江苏无锡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建国后,曾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早在50年代末就指出中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并对改革管理体制进行了认真研究。著有《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等。 |
孙孟 | 孙孟 sūn/xùn mèng1.荀况与孟轲的并称。皆为战国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
孙少奶奶 | 孙少奶奶 sūn/xùn shǎo/shào nǎi nǎi1.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媳妇。 |
孙弘 | 孙弘 sūn/xùn hóng1.即公孙弘。字季,西汉菑川人。少时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春秋公羊传》,以熟悉文法吏治,被武帝任为丞相,封平津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