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的组词
孙常见的组词有:孙行者,孙子,孙子兵法,孙女婿,孙叔,孙少奶奶,孙枝,孙犁(1913- ),孙冶方(1908-1983),孙敖,孙遁,孙曾,孙山,孙词,孙权(182-252),孙友,孙孟,孙文学说,孙庞斗智,孙婿,孙庞,孙郎,孙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孙,孙辞,孙阳,孙悟空,孙传芳(1885-1935),孙弘
词语 | 解释 |
---|---|
孙行者 | 孙行者 sūn/xùn xíng/háng zhě1.即孙悟空。佛教中未剃度的出家人称行者。详"孙悟空"。 |
孙子 | 孙子 sūn/xùn zǐ1.子孙后代。 2.儿子的儿子。 |
孙子兵法 | 孙子兵法 sūn zǐ bīng fǎ也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著。共十三篇,分为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揭示战争的一些一般规律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和治军原则,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而击虚”等。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
孙女婿 | 孙女婿 sūn/xùn nǚ/rǔ xù1.孙女的丈夫。 |
孙叔 | 孙叔 sūn/xùn shū1.即孙叔敖。春秋楚人,蔿氏,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楚庄王时任令尹,注意发展生产,使楚日渐富强。邲之战,协助庄王指挥楚军,大败晋兵。事见《史记.楚世家》。 |
孙少奶奶 | 孙少奶奶 sūn/xùn shǎo/shào nǎi nǎi1.旧时尊称别人的孙媳妇。 |
孙枝 | 孙枝 sūn/xùn zhī/qí1.从树干上长出的新枝。 2.喻孙儿。 |
孙犁(1913- ) | 孙犁(1913- ) sūn lí (1913- )小说家。河北安平人。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大任教,并任《晋察冀日报》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著有短篇小说《荷花淀》、《嘱咐》,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
孙冶方(1908-1983) | 孙冶方(1908-1983) sūn yě fāng (1908-1983)中国经济学家。江苏无锡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建国后,曾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早在50年代末就指出中国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并对改革管理体制进行了认真研究。著有《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等。 |
孙敖 | 孙敖 sūn/xùn áo1.即孙叔敖。 |
孙遁 | 孙遁 sūn/xùn dùn1.逃避,遁逃。孙,通"逊"。 |
孙曾 | 孙曾 sūn/xùn zēng/céng1.孙子和曾孙,泛指后代。 |
孙山 | 孙山 sūn/xùn shān1.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后以孙山作为考末名的代称。名落孙山﹑孙山之外,皆谓不中。 |
孙词 | 孙词 sūn/xùn cí1.谦逊的话。孙,通"逊"。 |
孙权(182-252) | 孙权(182-252) sūn/xùn quán (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继父兄占据长江下游。公元208年,和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又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229年称帝,国号吴,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次年派卫温等率万人船队到夷洲(今台湾)。 |
孙友 | 孙友 sūn/xùn yǒu1.对朋友谦恭。孙,通"逊"。 |
孙孟 | 孙孟 sūn/xùn mèng1.荀况与孟轲的并称。皆为战国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
孙文学说 | 孙文学说 sūn/xùn wén xué shuō/shuì/yuè孙中山著。作于1918年。阐述了宇宙进化论和知行观等哲学思想,着重提出“知难行易”说,以鼓舞当时革命党人的斗争意志。后收入《孙中山选集》。 |
孙庞斗智 | 孙庞斗智 sūn páng dòu zhì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
孙婿 | 孙婿 sūn/xùn xù1.孙女的丈夫。 |
孙庞 | 孙庞 sūn/xùn páng1.孙膑和庞涓的并称。二人曾同学兵法。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忌妒孙膑的才能,诳他到魏国,施以膑刑。后孙膑秘密回到齐国,任齐威王军师,设计大败魏军于马陵。庞涓自刎而死。见《史记.孙子吴_列传》。 |
孙郎 | 孙郎 sūn/xùn láng/làng1.指三国吴孙策。 2.指三国时吴主孙权。 |
孙邮 | 孙邮 sūn/xùn yóu1.古时善驾马者。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sūn/xùn wù kōng/kòng/kǒng sān dǎ/dá bái gǔ/gū jīng绍剧剧目。贝庚(执笔)、顾锡东改编。取材于《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碗子山白骨精欲吃唐僧肉,三次幻化人形诱骗,都被孙悟空识破。唐僧中妖精所设离间计,逐走悟空,致被妖精所擒。八戒去花果山求援,悟空不计前嫌,下山灭妖,使唐僧悔悟。 |
孙孙 | 孙孙 sūn/xùn sūn/xùn1.孙儿。多用于爱称。 |
孙辞 | 孙辞 sūn/xùn cí1.谦逊的言辞。孙,通"逊"。 2.犹遁辞。故意掩饰本意或避开正题的话。孙,通"逊"。 |
孙阳 | 孙阳 sūn/xùn yáng1.即伯乐。 2.复姓。汉有孙阳放。见《通志.氏族四》。 |
孙悟空 | 孙悟空 sūn/xùn wù kōng/kòng/kǒng又称“孙行者”。小说《西游记》中人物。原为花果山天生石猴,被众猴尊为猴王。后访道学仙,神通广大。曾大闹天宫,勇猛无敌。后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沿途战胜许多妖魔。他敢于蔑视天神和天界秩序,对邪恶势力进行顽强斗争,是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英雄形象。 |
孙传芳(1885-1935) | 孙传芳(1885-1935) sūn/xùn chuán/zhuàn fāng (1885-1935)直系军阀。山东历城(今济南)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曾任福建军务督理。1924年江浙战争时,援助齐燮元击败卢永祥,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次年自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成为直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首领。1926年被北伐军击垮,投靠张作霖。后被刺死。 |
孙弘 | 孙弘 sūn/xùn hóng1.即公孙弘。字季,西汉菑川人。少时为狱吏,年四十余始治《春秋公羊传》,以熟悉文法吏治,被武帝任为丞相,封平津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