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的组词
佩常见的组词有:佩琚,佩袋,佩香,佩饰,佩衿,佩兰,佩笔,佩韦佩弦,佩衽,佩鱼,佩玉,佩紫怀黄,佩离,佩迪人,佩帏,佩觿,佩珠,佩璜,佩服,佩铜,佩章,佩印,佩弦自急,佩环,佩囊,佩戴,佩金带紫,佩韦,佩犊,佩黻
词语 | 解释 |
---|---|
佩琚 | 佩琚 pèi jú1.玉佩。 |
佩袋 | 佩袋 pèi dài1.以红纱制成的一种小袋子,专用以套在佩玉上。 |
佩香 | 佩香 pèi xiāng1.供佩用的香块。用金玉镶孔制成。 2.宋宣和年间宫中对香的一种称谓。 |
佩饰 | 佩饰 pèi shì1.玉佩。 |
佩衿 | 佩衿 pèi jīn1.《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佩,佩玉也,士佩瓀珉而青组绶。"后因称士子为"佩衿"。 |
佩兰 | 佩兰 pèi lán1.佩系兰草。以兰草为佩饰,表示志趣高洁。语出《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
佩笔 | 佩笔 pèi bǐ1.古代一种佩挂在腰带上的毛笔。 2.佩带毛笔。犹言怀笔。 |
佩韦佩弦 | 佩韦佩弦 pèi wéi pèi xián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
佩衽 | 佩衽 pèi rèn1.佩玉和衣襟。 |
佩鱼 | 佩鱼 pèi yú1.唐朝五品以上官员所佩带的鱼袋。其制: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始于唐高宗永徽二年。宋并赐近臣,以别贵贱。 2.佩带鱼袋。 |
佩玉 | 佩玉 pèi yù1.古代系于衣带用作装饰的玉。 2.佩带玉饰。 |
佩紫怀黄 | 佩紫怀黄 pèi zǐ huái huáng腰间佩挂紫色印绶,怀里揣着黄金官印。汉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绶。指身居高官。 |
佩离 | 佩离 pèi lí1.系结女子上衣的带子。 |
佩迪人 | 佩迪人 pèi dí rén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数分布在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等国。约271万人(1985年)。讲佩迪语。多持传统信仰,崇拜自然力和祖先,部分信基督教新教。主要从事农牧业,不少人在厂矿做工。 |
佩帏 | 佩帏 pèi wéi1.佩带的香囊。 |
佩觿 | 佩觿 pèi xī1.亦作"佩觹"。亦作"佩觽"。 2.佩戴牙锥。觿,象骨制成的解绳结的角锥。亦用为饰物。佩觿,表示已成年,具有才干。 3.佩带的牙锥。 |
佩珠 | 佩珠 pèi zhū1.用为佩饰的珍珠。 2.比喻声音婉转圆润。 |
佩璜 | 佩璜 pèi huáng1.玉佩。 |
佩服 | 佩服 pèi fú/fù①佩带:有宝玉于是,俗人投之,卞和佩服。②钦佩;敬仰悦服:令人佩服之至。 |
佩铜 | 佩铜 pèi tóng1.佩带铜质官印。唐制诸司皆用铜印,故以"佩铜"借指官员。 |
佩章 | 佩章 pèi zhāng1.指古代官员佩带的印章。 2.佩带在胸前的奖章﹑勋章。 |
佩印 | 佩印 pèi yìn1.佩挂官印。借指任命官职。 |
佩弦自急 | 佩弦自急 pèi xián zì jí弦:弓弦。身佩弓弦以提醒自己要像弓弦那样紧张。比喻警惕自己的缺点、错误,避免重新出现。 |
佩环 | 佩环 pèi huán1.指玉质佩饰物。唐柳宗元《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后多指妇女所佩的饰物。 2.借指女子。 |
佩囊 | 佩囊 pèi náng/nāng1.随身系带的用以放零星物品的小口袋。 |
佩戴 | 佩戴 pèi dài1.插戴;佩挂。 2.铭记;铭感。 |
佩金带紫 | 佩金带紫 pèi jīn dài zǐ金:金印;紫:紫色的印绶。佩带金印紫绶,以示身份高贵。 |
佩韦 | 佩韦 pèi wéi韦,熟皮。因其性柔韧,性情急躁的人佩在身上,用以自戒: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 |
佩犊 | 佩犊 pèi dú1.《汉书.循吏传.龚遂》:"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勤民务农桑……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后因以"佩犊"喻弃官务农。 |
佩黻 | 佩黻 pèi fú1.本为古代带有佩饰的官服,后借指同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