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的组词

晋常见的组词有:晋帖,晋察冀野战军,晋号,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晋邦,晋年,晋级,晋元帝(276-322),晋接,晋阳关,晋见,晋秩,晋文公(前697-前628),晋棘,晋用楚材,晋晋然,晋盛,晋绅,晋鼎,晋谒,晋阳之甲,晋武帝(236-290),晋封,晋剧,晋鼓,晋京,晋贤风,晋阶,晋升,晋冀鲁豫野战军

词语 解释
晋帖 jìn tiè/tiě/tiē1.指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
察冀野战军 晋察冀野战军 jìn chá jì yě zhàn jūn见“华北野战军”。
晋号 jìn hào/háo1.晋升其称号。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jìn jì lǔ yù kàng rì gēn jù d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四个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进入太岳和太行山区,创立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一二九师主力进入冀南,建立冀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进入冀鲁豫地区,与地方党组织建立冀鲁豫、鲁西、湖(微山湖)西三个抗日根据地。1941年7月,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
晋邦 jìn bāng1.指春秋时代的晋国。
晋年 jìn nián1.晋陶潜自以曾祖陶侃为晋世宰辅,不欲出仕新朝,故所著文章,在义熙以前均书晋氏年号,永初以后则只记甲子,以示追思前朝之意。见《宋书.隐逸传.陶潜》。后遂以"晋年"指怀念故朝之思。
晋级 jìn jí升到较高的等级。
元帝(276-322) 晋元帝(276-322) jìn yuán dì (276-322)即“司马睿”。东晋王朝的建立者。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公元307年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统治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西晋灭亡后,于317年即帝位,都建康,史称东晋。
晋接 jìn jiē1.进见;接见。语本《易.晋》:"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 2.交接;接触。
阳关 晋阳关 jìn yáng guān1.古关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晋见 jìn jiàn/xiàn进见。
晋秩 jìn zhì1.进升官职或等级。
文公(前697-前628) 晋文公(前697-前628) jìn wén gōng (qián 697-qián 628)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名重耳。晋献公子。因献公立幼子为太子。他流亡在外十九年。后由秦国送回。即位后整顿内政,增强军队,使国力强盛。公元前632年亲自率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又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成为霸主。
晋棘 jìn jí1.指春秋晋国垂棘之地所产的美玉。
用楚材 晋用楚材 jìn yòng chǔ cái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晋晋然 jìn jìn rán1.低垂貌;俯下貌。引申为肃敬貌。
晋盛 jìn shèng/chéng1.犹兴盛。
晋绅 jìn shēn1.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官宦。
晋鼎 jìn dǐng1.鲁昭公二十九年,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把前执政范宣子所制的刑法刻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后遂以"晋鼎"指代国法。
晋谒 jìn yè〈书〉进见;谒见。
阳之甲 晋阳之甲 jìn yáng zhī jiǎ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武帝(236-290) 晋武帝(236-290) jìn wǔ dì (236-290)即“司马炎”。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继为相国、晋王,后代魏称帝。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晚年民族矛盾尖锐,死后不久,全国即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晋封 jìn fēng1.加封。
晋剧 jìn jù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晋鼓 jìn gǔ1.鼓名。作乐时与钟相应和。 2.特指晋国的鼓。
晋京 jìn jīng1.晋朝的京城。指洛阳。 2.进京,到京城。
贤风 晋贤风 jìn xián fēng1.指晋代文士的一种狂放自傲的风习。
晋阶 jìn jiē1.升级。
晋升 jìn shēng提高(职位、级别):~中将 ㄧ~一级工资。
冀鲁豫野战军 晋冀鲁豫野战军 jìn jì lǔ yù yě zhàn jūn见“第二野战军”。

晋的二字词语

晋的三字词语

阳关 贤风 城市

晋的四字成语

用楚材 阳之甲 惠闻蛙

其他字的组词

化组词 犰组词 忘组词 所组词 茅组词 绊组词 拜组词 袋组词 絮组词 痢组词 磕组词 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