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的组词
晋常见的组词有:晋阳之甲,晋授,晋秩,晋竖,晋见,晋惠闻蛙,晋察冀野战军,晋封,晋元帝(276-322),晋城市,晋年,晋贤风,晋号,晋帖,晋级,晋职,晋京,晋升,晋武帝(236-290),晋鼓,晋谒,晋绅,晋阶,晋接,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野战军,晋食,晋剧,晋阳关,晋鼎
词语 | 解释 |
---|---|
晋阳之甲 | 晋阳之甲 jìn yáng zhī jiǎ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
晋授 | 晋授 jìn shòu1.清制,已得封典的官员,遇朝廷庆典,得再次请封。本人称授,尚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称封,已死的称赠,也称"晋授"。参阅《清会典.吏部九.验封清吏司》。 |
晋秩 | 晋秩 jìn zhì1.进升官职或等级。 |
晋竖 | 晋竖 jìn shù1.《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以"晋竖"称病魔。 |
晋见 | 晋见 jìn jiàn/xiàn进见。 |
晋惠闻蛙 | 晋惠闻蛙 jìn huì wén wā比喻愚昧寡闻。 |
晋察冀野战军 | 晋察冀野战军 jìn chá jì yě zhàn jūn见“华北野战军”。 |
晋封 | 晋封 jìn fēng1.加封。 |
晋元帝(276-322) | 晋元帝(276-322) jìn yuán dì (276-322)即“司马睿”。东晋王朝的建立者。字景文,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公元307年任安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统治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西晋灭亡后,于317年即帝位,都建康,史称东晋。 |
晋城市 | 晋城市 jìn chéng shì在山西省东南部、丹河流域,太焦铁路纵贯。1983年设市。人口72.2万(1995年)。境内煤、铁资源丰富。为山西省东南部工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景德桥、青莲寺、二仙观。 |
晋年 | 晋年 jìn nián1.晋陶潜自以曾祖陶侃为晋世宰辅,不欲出仕新朝,故所著文章,在义熙以前均书晋氏年号,永初以后则只记甲子,以示追思前朝之意。见《宋书.隐逸传.陶潜》。后遂以"晋年"指怀念故朝之思。 |
晋贤风 | 晋贤风 jìn xián fēng1.指晋代文士的一种狂放自傲的风习。 |
晋号 | 晋号 jìn hào/háo1.晋升其称号。 |
晋帖 | 晋帖 jìn tiè/tiě/tiē1.指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 |
晋级 | 晋级 jìn jí升到较高的等级。 |
晋职 | 晋职 jìn zhí1. 晋升到较高的职位。 |
晋京 | 晋京 jìn jīng1.晋朝的京城。指洛阳。 2.进京,到京城。 |
晋升 | 晋升 jìn shēng提高(职位、级别):~中将 ㄧ~一级工资。 |
晋武帝(236-290) | 晋武帝(236-290) jìn wǔ dì (236-290)即“司马炎”。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司马昭长子。公元265年继为相国、晋王,后代魏称帝。280年灭吴,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门阀制度,又大封宗室。晚年民族矛盾尖锐,死后不久,全国即陷入分裂混战状态。 |
晋鼓 | 晋鼓 jìn gǔ1.鼓名。作乐时与钟相应和。 2.特指晋国的鼓。 |
晋谒 | 晋谒 jìn yè〈书〉进见;谒见。 |
晋绅 | 晋绅 jìn shēn1.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官宦。 |
晋阶 | 晋阶 jìn jiē1.升级。 |
晋接 | 晋接 jìn jiē1.进见;接见。语本《易.晋》:"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 2.交接;接触。 |
晋绥抗日根据地 | 晋绥抗日根据地 jìn suí kàng rì gēn jù d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今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广大地区。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〇师进入晋西北地区,创立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8月,一二〇师一部和地方武装组成大青山支队,挺进绥远北部,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1940年分别成立晋西北行政公署和绥察行政办事处。 |
晋冀鲁豫野战军 | 晋冀鲁豫野战军 jìn jì lǔ yù yě zhàn jūn见“第二野战军”。 |
晋食 | 晋食 jìn shí1.进献食品。 |
晋剧 | 晋剧 jìn jù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
晋阳关 | 晋阳关 jìn yáng guān1.古关名。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
晋鼎 | 晋鼎 jìn dǐng1.鲁昭公二十九年,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把前执政范宣子所制的刑法刻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后遂以"晋鼎"指代国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