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的组词

枣常见的组词有:枣下,枣椰,枣槊,枣栗,枣儿红,枣实,枣核钉,枣猫,枣节杖,枣圃,枣庄市,枣红,枣木,枣糕,枣华,枣榛,枣圈,枣泥,枣脯,枣呢,枣仁,枣林,枣蔬,枣园,枣菜,枣瓜,枣糗,枣塔,枣糒,枣心笔

词语 解释
枣下 zǎo xià1.枣树下。因枣下攒聚有时,常用以喻人间的盛衰和世态炎凉。 2.古曲名。
枣椰 zǎo yē1.果木名。又名海枣﹑椰枣。常绿乔木,浆果长椭圆形,形状像枣,产于亚洲西南部和非洲北部。果肉味甜,是当地人民的重要食品,可鲜食或作蜜饯。木材供建筑用,树干浸出的汁液可以制糖和酒。
枣槊 zǎo shuò1.用枣木做杆的长矛。
枣栗 zǎo lì1.枣树与栗树。亦指枣子与栗子。 2.古时妇女早间拜见长辈时常献的果品。
儿红 枣儿红 zǎo ér/er hóng/gōng1.烧酒的一种。
枣实 zǎo shí1.枣子。
核钉 枣核钉 zǎo hé/hú dīng/dìng1.形如枣核的钉子。
枣猫 zǎo māo/máo1.生于枣树上的一种虫子。可入药。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枣猫》。
节杖 枣节杖 zǎo jié zhàng1.由枣木制成的带节的杖。
枣圃 zǎo pǔ1.枣树园地。
庄市 枣庄市 zǎo zhuāng shì在山东省南部、微山湖东,邻接江苏省,京沪铁路经过西境。1960年设市。人口345万(1995年)。煤炭工业发达,有著名的枣庄煤矿。抗日战争时期的台儿庄战役在市南台儿庄展开。
枣红 zǎo hóng/gōng1.像红枣的颜色。
枣木 zǎo mù1.枣树。 2.指枣树的木材。质地坚硬,可用以翻刻碑石上的文字。
枣糕 zǎo gāo1.用面粉和枣蒸制成的一种食品。
枣华 zǎo huá/huà/huā1.枣树开花季节。泛指初夏。
枣榛 zǎo zhēn1.枣子和榛子。
枣圈 zǎo quān/juàn/juān1.枣脯的一种。其形如圈,故称。
枣泥 zǎo ní/nì1.将枣子煮熟后去皮去核捣烂制成的泥状物,做馅儿用。如枣泥月饼﹑枣泥包子等。
枣脯 zǎo fǔ/pú1.枣子制成的果干。
枣呢 zǎo ní/ne1.枣红色的呢料。
枣仁 zǎo rén1.枣核内的仁,可入药。 2.中药名。酸枣仁的别名。
枣林 zǎo lín1.枣树林。
枣蔬 zǎo shū1.枣子与蔬菜。
枣园 zǎo yuán1.又称延园。在陕西省延安市西北约七公里。1944年至1947年3月,为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园内有毛泽东旧居﹑中共中央书记处小礼堂旧址等。
枣菜 zǎo cài1.枣子与蔬菜。
枣瓜 zǎo guā1.传说中的仙枣。又称安期枣。典出《史记.封禅书》:"少君言上曰:'……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枣糗 zǎo qiǔ1.枣子和糗。古时用为祭供之品。
枣塔 zǎo tǎ1.枣制食品的一种。
枣糒 zǎo bèi1.用枣子和米蒸煮的饭食。
心笔 枣心笔 zǎo xīn bǐ1.一种用古法制的毛笔。

枣的二字词语

枣的三字词语

儿红 核钉 节杖 庄市 心笔 穰金 泥酥 核笔

枣的四字成语

膏昏钝 宜会战

其他字的组词

⺋组词 ⼎组词 孓组词 因组词 抖组词 态组词 荐组词 蚀组词 拯组词 荤组词 晒组词 婶组词 密组词 傀组词 滤组词 劈组词 履组词 稽组词 瘾组词 蕾组词 瀑组词 㩵组词 躞组词 靍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