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下的拼音、解释、组词
枣下的简介:
zǎo xià
1.枣树下。因枣下攒聚有时,常用以喻人间的盛衰和世态炎凉。 2.古曲名。
1.枣树下。因枣下攒聚有时,常用以喻人间的盛衰和世态炎凉。 2.古曲名。
- AI解释
《枣下》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或文学背景下的词语,可能并不常见于正式文本或辞书中。不过,根据其字面意义进行拆解和理解,“枣”是指一种水果,“下”通常指位置、方向或者某种状态。因此,《枣下》可以被解释为“在枣树之下”的意思。
详细解释
- 枣:在中国文化中,枣不仅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果实,还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 下:表示位置较低或处于某个物体的下方。
综合起来,“枣下”意味着位于枣树之下。这种描述往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营造某种情境或者情感氛围。
5个造句
- “秋风轻拂,他坐在枣下的小木椅上,看着树叶在夕阳的余晖中飘落。”
- “孩子们在枣下嬉戏打闹,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村庄。”
- “枣树下,几位老人围坐一起,谈天说地,享受着这份宁静的午后时光。”
- “每当夜晚来临,月光洒在枣下的石桌上,显得格外温馨和静谧。”
- “画家选择在枣树下作为创作背景,捕捉那瞬间的自然之美。”
这些造句尝试通过不同的场景来展现“枣下”的意境,并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或情感色彩。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枣
zǎo
1 落叶灌木或乔木,枝有刺,叶卵形,开小黄花,核果称“枣子”或“枣儿”,椭圆形,熟时红色,可食:~红。~泥。囫囵吞~(喻读书等不加分析辨别地笼统接受)。
下
xià
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2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两~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卷。~次。~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山。~车。~马。~达。6 使降落:~半旗。~棋。7 进入:~海。8 投送:~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班。~课。10 谦辞:在~。~官。11 颁布:~令。12 攻克:攻~。13 卸掉:~货。把他的枪~了。14 用,投入精力:~工夫。15 退让:争执不~。16 做出判断:~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打三~。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言~”;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年~”)。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培养~”;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去”、“停~来”)。20 少于:不~二百人。21 动物生产: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