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的组词
许常见的组词有:许真君,许洛,许许(hǔhǔ),许郭,许多,许管,许仙,许散愁,许友以死,许市,许结朱陈,许大,许海峰(1957- ),许给,许父,许旌阳,许笄,许浑,许鄙,许字,许久,许赛,许慎(约58-约147),许郑,许配,许些,许剑,许聘,许事,许光达(1908-1969)
词语 | 解释 |
---|---|
许真君 | 许真君 xǔ zhēn jūn1.即许逊。 |
许洛 | 许洛 xǔ luò1.许京和洛京(今河南许昌和洛阳)的并称。 |
许许(hǔhǔ) | 许许(hǔhǔ) hǔ hǔ拟声词。1.劳动时共同出力的呼声:伐木许许。 2.泛指各种事物发出的声音:红米作炊,炊汁许许。 |
许郭 | 许郭 xǔ guō1.东汉许劭﹑郭太的并称。《后汉书.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赏识。若樊子昭﹑和阳士者﹐并显名于世。故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文选.刘孝标》﹕"遒文丽藻﹐方驾曹王﹔英跱俊迈﹐联衡许郭。"张铣注﹕"谓与许劭﹑郭林宗齐衡也。"唐陆龟蒙《顾道士亡弟子奉束帛乞铭于袭美因赋戏赠》诗﹕"亦谓神仙同许郭﹐不妨才力似班扬。"后亦用以泛指喜于奖掖后进的人。 |
许多 | 许多 xǔ duō1.如此之多﹔如此之大。 2.多少﹔若干。 3.很多。 |
许管 | 许管 xǔ guǎn1.善相者汉许负和三国管辂的并称。 |
许仙 | 许仙 xǔ xiān民间故事《白蛇传》中人物。本为杭州一药铺伙计。在西湖邂逅白娘子,两相爱慕,结为夫妻。生性懦弱的许仙,在法海和尚的挑唆和指使下,端午节用药酒灌醉白娘子,使她现出白蛇原形,自己惊吓而死。白娘子盗仙草将他救活后,又为法海和尚骗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相救,失败后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他遂出家为僧。 |
许散愁 | 许散愁 xǔ sàn/sǎn chóu1.古之贞男。 |
许友以死 | 许友以死 xǔ yǒu yǐ sǐ许:应许。朋友以死相许。形容重友谊。 |
许市 | 许市 xǔ shì1.许京的街市。 2.古地名。即今江苏省吴县浒关墅。 |
许结朱陈 | 许结朱陈 xǔ jié zhū chén朱陈:古村名,内住朱、陈两姓,世代互相联姻。比喻同意结成婚姻。 |
许大 | 许大 xǔ dà/dài/tài1.这般大。 2.这般多﹔许多。 3.非常﹔甚。 |
许海峰(1957- ) | 许海峰(1957- ) xǔ hǎi fēng (1957- )射击运动员,国际级运动健将。安徽全椒人。1983年入国家队。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射击比赛中,以566环成绩获自选手枪慢射金牌,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冠军的中国运动员。1986年获第10届亚运会四枚金牌,并以660环打破自选手枪世界纪录。1984年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
许给 | 许给 xǔ gěi/jǐ1.粟神名。 |
许父 | 许父 xǔ fù/fǔ1.许由﹑巢父的并称。 |
许旌阳 | 许旌阳 xǔ jīng yáng1.即许逊。 |
许笄 | 许笄 xǔ jī1.许嫁。语本《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
许浑 | 许浑 xǔ hún生卒年不详,字用晦,祖籍安陆。其诗长于律体,不作古诗。所作以登临怀古、山水田园为佳,格调清新、律法圆熟。因诗中用“水“字甚多,人称“许浑千首湿”。 |
许鄙 | 许鄙 xǔ bǐ1.古代传说中的善相马者。 |
许字 | 许字 xǔ zì1.许配。 |
许久 | 许久 xǔ jiǔ1.好久﹐很久。 |
许赛 | 许赛 xǔ sài1.犹许愿。赛﹐酬神。 |
许慎(约58-约147) | 许慎(约58-约147) xǔ shèn (yuē/yāo 58-yuē/yāo 147)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东)人。博通经籍,时人誉之“五经无双许叔重”。著有《说文解字》十四卷,并叙目共十五卷,创按部首收字体例,是古文字学的巨著。 |
许郑 | 许郑 xǔ zhèng1.东汉经学家许慎﹑郑玄的并称。 |
许配 | 许配 xǔ pèi旧时女子由家长作主与某人订立婚约:童贯抚养为己女,许配蔡攸之子。 |
许些 | 许些 xǔ xiē/suò1.少许﹔一些。 |
许剑 | 许剑 xǔ jiàn1.汉刘向《新序.节士》载﹕吴季札西聘晋﹐带宝剑过徐。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季子心许之。还而徐君已死﹐遂挂其剑于墓树﹐曰﹕"吾心许之矣。"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后以"许剑"为不忘知交﹐心存知己之典。 |
许聘 | 许聘 xǔ pìn1.女方接受男方的聘礼。谓允婚。 |
许事 | 许事 xǔ shì1.这样的事情。 |
许光达(1908-1969) | 许光达(1908-1969) xǔ guāng dá (1908-1969)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长沙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中央军委参谋部部长、八路军一二〇师独立第二旅旅长、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司令员。建国后,任装甲兵司令员、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