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组词

商常见的组词有:商会,商榷,商律,商阳,商决,商搉,商韩,商海,商日,商气,商山,商蚷,商情,商品流通,商品经济,商通,商羽,商雒,商祭,商彝周鼎,商横,商钓,商招,商业银行,商估,商庚,商屯,商校,商道,商山老

词语 解释
商会 shāng huì/kuài1.商人为了维护其利益而组成的团体。
商榷 shāng què商量,讨论:具体方案还要再商榷。
商律 shāng lǜ1.商调式的乐曲。即旋律以商为主音的乐曲。 2.泛称乐曲。
商阳 shāng yáng1.人体穴位名。在手大指和次指的内测。 2.即商山。
商决 shāng jué1.商量决定。
商搉 shāng què1.亦作"商榷"。 2.商讨;斟酌。
商韩 shāng hán1.商鞅与韩非的并称。
商海 shāng hǎi比喻充满竞争和风险的商业领域:在~中拼搏。
商日 shāng rì1.秋天。
商气 shāng qì1.秋气。
商山 shāng shān1.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亦名商岭﹑商阪﹑地肺山﹑楚山。地形险阻,景色幽胜。秦末汉初四皓曾在此隐居。
商蚷 shāng jù1.虫名,即马蚿,又称马陆。
商情 shāng qíng1.指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和供销情况。
品流通 商品流通 shāng pǐn liú tōng/tòng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商品所有者只有先把商品换成货币,然后才能购买其他商品。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商品流通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各种局限,但由于买和卖的分离,流通的任何一环受阻,整个流通链条就有中断的可能,从而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品经济 商品经济 shāng pǐn jīng jì/jǐ“自然经济”的对称。为交换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形式,不占主导地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绝对的、占统治地位的形式。社会主义仍然实行商品经济形式。参见“市场经济”。
商通 shāng tōng/tòng1.彼此商量并取得一致意见。
商羽 shāng yǔ1.五音中的商声和羽声,亦泛指曲调。
商雒 shāng luò1.见"商洛"。
商祭 shāng jì/zhài1.谓用干鱼祭祀。
彝周鼎 商彝周鼎 shāng yí zhōu dǐng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商周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商横 shāng héng/hèng1.十干中"庚"的别称。
商钓 shāng diào1.谓隐居不仕。商谓隐于市,钓谓隐于江湖。
商招 shāng zhāo1.商店招牌。
业银行 商业银行 shāng yè yín háng以经营工商业及个人存贷款为主要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利用吸收存款扩大资金规模,实行企业化经营。
商估 shāng gū/gù1.商贾,商人。 2.指商业。
商庚 shāng gēng1.鸟名,即仓庚。
商屯 shāng tún/zhūn1.又称盐屯。屯田的一种。明盐商为便于边境纳粮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筹措西北边防军粮饷,令盐商向边地纳粮后发给盐引,凭引支盐运销。盐商图交粮便利,招募农民在边境开荒,就地取粮。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改为盐商径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商屯渐废。参阅《明史.食货志四》。
商校 shāng xiào/jiào1.见"商较"。
商道 shāng dào1.通商的道路。
山老 商山老 shāng shān lǎo1.指商山四皓。

商的二字词语

商的三字词语

山老 业片 业网 品粮 飙观 籁体

商的四字成语

品流通 品经济 彝周鼎 业银行 品比价 业秘密 梦怀人 枚弄色 务参赞 羊鼓舞 业信用

其他字的组词

爫组词 局组词 技组词 呆组词 奔组词 泊组词 牲组词 流组词 牺组词 庵组词 程组词 韩组词 溜组词 雌组词 䵱组词 鹽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