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组词
商常见的组词有:商团,商估,商旅,商祭,商号,商串,商务参赞,商品差价,商信,商曹,商彝夏鼎,商庚,商墟,商和,商老,商祈,商度,商埠,商鞅量,商颷,商务印书馆,商丘,商业网,商货,商声,商贾,商品粮基地,商管,商海,商飙观
词语 | 解释 |
---|---|
商团 | 商团 shāng tuán1.旧中国商会在城市中组织的武装。 |
商估 | 商估 shāng gū/gù1.商贾,商人。 2.指商业。 |
商旅 | 商旅 shāng lǚ①往来各地买卖货物的商人:商旅云集。②商人和旅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
商祭 | 商祭 shāng jì/zhài1.谓用干鱼祭祀。 |
商号 | 商号 shāng hào/háo1.商店。 |
商串 | 商串 shāng chuàn1.商量串通。 |
商务参赞 | 商务参赞 shāng wù cān/shēn zàn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经济贸易事务的外交官。由一国经济主管机关派遣。职责是报告所驻国的经济、贸易情况,准备贸易协定的签订和监督其执行。 |
商品差价 | 商品差价 shāng pǐn chà/chā/chāi/cī jià/jiè/jie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流转环节(如购进与销售,批发与零售)或因不同质量而形成的价格差别。有地区差价、季节差价、购销差价、批零差价、质量差价等。差价的形成主要是因生产和流通的成本不同。 |
商信 | 商信 shāng xìn/shēn1.秋风。 |
商曹 | 商曹 shāng cáo1.掌管商业的行政机关。 |
商彝夏鼎 | 商彝夏鼎 shāng yí xià dǐng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
商庚 | 商庚 shāng gēng1.鸟名,即仓庚。 |
商墟 | 商墟 shāng xū1.殷墟。指商代故都朝歌,在今河南淇县。 |
商和 | 商和 shāng hé/hè/huó/huò/hú1.和解。 |
商老 | 商老 shāng lǎo1.指商山四皓。 |
商祈 | 商祈 shāng qí1.古代传说,汤之时七年旱,汤以五事(一说六事)自责,祷于桑林,立时得雨。见汉王充《论衡.明雩》。后用为典实。 |
商度 | 商度 shāng dù/duó1.测量。 2.商讨。 |
商埠 | 商埠 shāng bù旧时与外国通商的城市:往来于各大商埠。 |
商鞅量 | 商鞅量 shāng yāng/yàng liáng/liàng1.战国时秦国量器。青铜制。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商鞅变法时所造标准量器。铭文三十二字,容积为202.15毫升。 |
商颷 | 商颷 shāng biāo1.秋风。 |
商务印书馆 | 商务印书馆 shāng wù yìn shū guǎn中国近现代出版业中历史最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夏瑞芳等创办于上海。初为印刷机构。1902年张元济进馆后,转向出版。出版各类教科书、儿童读物、工具书、期刊等。1954年总馆迁至北京,主要出版中外语文工具书和外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著作。 |
商丘 | 商丘 shāng qiū1.复姓。汉有商丘成。见《汉书.刘屈牦传》。 |
商业网 | 商业网 shāng yè wǎng1.在全国或一定地区内从事商品流转和服务职能的各种商业及服务业经营机构的总体。 |
商货 | 商货 shāng huò1.犹货物。 |
商声 | 商声 shāng shēng1.五音中的商音。 2.秋声。 |
商贾 | 商贾 shāng gǔ/jià/jiǎ商人:商贾大亨|商贾之家,必有储蓄。 |
商品粮基地 | 商品粮基地 shāng pǐn liáng jī dì即“粮食生产基地”。历来以产粮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能稳定地提供大量余粮的农业生产地区。一般具有较好的粮食生产条件和基础,有较高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较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如东北的松嫩平原、长江流域的两湖平原等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商管 | 商管 shāng guǎn1.商鞅与管仲的并称。 |
商海 | 商海 shāng hǎi比喻充满竞争和风险的商业领域:在~中拼搏。 |
商飙观 | 商飙观 shāng biāo guān/guàn1.见"商飙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