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供求关系的拼音、解释、组词

商品供求关系的简介:

shāng pǐn gōng/gòng qiú guān xì/jì
商品供给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对比关系。供大于求,造成商品积压;求大于供,消费得不到满足;通过市场调节,实现供求平衡,社会再生产得以协调进行。商品供求关系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的集中反映。

  • AI解释

商品供求关系》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上商品的数量与消费者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反映了市场供需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价格机制如何调整以达到市场的平衡状态。

具体来说,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即供不应求),该商品的价格通常会上涨;反之,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即供过于求),那么商品的价格可能会下降。通过这种价格的波动和调节,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层次,并激励生产者调整生产和供应策略。

以下是5个使用“商品供求关系”的造句:

  1. 由于近年来人们健康意识增强,水果的需求大幅上升,从而导致了水果市场价格上涨,这也是商品供求关系在起作用的一个典型例子。
  2. 在电商平台上,某些节日或活动期间,为了促进销售,商家会采用打折促销策略来刺激需求,此时的供需情况往往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状态。
  3. 当地政府实施了一项鼓励农民种植高价值作物的新政策后,这些作物的需求激增,但供给尚未跟上步伐,导致了商品供求关系失衡。
  4. 随着环保意识提高,市场上对绿色、无污染产品的重视度增加,这使得这类商品的市场需求超过了供应量,进而推动了价格上升。
  5. 在电子产品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某些老旧型号逐渐被市场淘汰,造成了相应商品的供过于求现象。

分词解释

shāng

1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2 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人。~贩。~贾(gǔ ㄍㄨˇ)(商人)。~旅。4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数。5 中国朝代名:~代。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8 姓。

pǐn

1 物件:物~。产~。赠~。战利~。2 等级,种类:~名。~类。~色。~位。3 性质:~质。~行(xíng )。~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4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评。~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味(品尝)。5 指吹弄乐器:~箫。6 姓。

gōng,gòng

1 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给(jǐ)。~求。~应。~需。~销。提~。~不应求。

qiú

1 设法得到:~生。~成。~知。~索。~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实(讲求实际)。~同存异。~全责备。~贤若渴。实事~是。2 恳请,乞助:~人。~告。~乞。~医。~教。~助。3 需要:需~。供过于~。

guān

1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2 拘禁:~押。~禁。3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4 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5 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6 牵连,联属:~连。~联。~心。~涉。~乎。~注。~于。有~。7 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饷。8 姓。

xì,jì

1 有联属关系的:~统。~列。~数。水~。世~。2 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中文~。化学~。3 关联:干~。关~。4 联结,栓:~缚。~绊。~马。维~。名誉所~。5 牵挂:~恋。~念。6 是:确~实情。7 把人或东西捆住上提或向下送:从井下把土~上来。8 某些学科中分类的名称:汉藏(zàng )语~。寒武~(地质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