戹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è 部首 笔画5 字形左上包围 五行 五笔:YNNV

戹的基本解释:

1 车轭,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后作“軛”。《詩•大雅•韓奕》:“鞹鞃淺幭,鞗革金厄。”

2 险要之处。《説文•户部》:“戹,隘也。”

3 困难;艰苦。《玉篇•户部》:“戹,困也。”

4 穷困;灾难。后作“厄”。《玉篇•户部》:“戹,災也。亦作厄。”

5 小门。《字彙•户部》:“戹,户小門也。”

戹的笔顺/笔顺名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同「厄」。

详细解释

同「厄」。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於革切【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音厄。【說文】隘也。【徐曰】戶小門也。

又艱也。【周禮·地官】賙萬民之囏戹。

又【增韻】困也。【史記·季布傳】兩賢豈相戹哉。

又通作阨。【孟子】阨窮而不憫。

又【韻補】叶乙得切。【王逸·九思】悼屈子兮遭戹,沉玉躬兮湘汨。何楚國兮難化,迄子今兮不易。 【六書正譌】凡阨軛等字从此。俗用厄,乃五果切,木節也。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从戶,乙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戶】为形旁,【乙】为声旁。

【戹】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乙聲』,即形声字中【乙】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於革』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戹】字字形结构为左上包围, 可拆字为“户 乙”。

【戹】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二, 戶部, 现代部首为户, 笔画为5画。

【戹】字异体字:厄 軛。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隘也。从戶乙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隘也。从戶乙聲。於革切

注解

『从戶,乙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戶】为形旁,【乙】为声旁。

【戹】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乙聲』,即形声字中【乙】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於革』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戹】字字形结构为左上包围, 可拆字为“户 乙”。

【戹】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二, 戶部, 现代部首为户, 笔画为5画。

【戹】字异体字:厄 軛。

《说文解字》注解

(戹)隘也。隘者,陋也。陋者,阸陜也。陜者,隘也。从戶乙聲。按聲字衍。或於雙聲取音。此从甲乙之乙,取乙乙難出之意也。於革切。十六部。

戹字组词

屯歌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