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的拼音、解释、组词
萍的基本解释:
1 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叶子扁平,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开白花,称“浮萍”,亦称“青萍”、“紫萍”,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踪:~泊。~踪。~水相逢。
萍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丨,丶,丶,㇀,一,丶,ノ,一,丨
横,竖,竖,点,点,提,横,点,撇,横,竖
-
1 一
横
-
2 丨
竖
-
3 丨
竖
-
4 丶
点
-
5 丶
点
-
6 ㇀
提
-
7 一
横
-
8 丶
点
-
9 ノ
撇
-
10 一
横
-
11 丨
竖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浮生在水面的草。叶扁平而小,叶面及叶背皆为青色,有须根下垂水中,会随水流四处漂动。多分布于稻田、沟渠、池塘等当中。或称为「浮萍」。
2. 比喻像浮萍一般,行踪不定。如:「萍踪」、「萍泊」、「萍浮」。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植物名。浮生在水面的草。叶扁平而小,面背皆青,有须根下垂水中,会随水流四处漂动。多分布于稻田、沟渠、池塘等当中。 △浮萍
2. 比喻行踪不定,难以掌握的。【例】萍踪、萍泊、萍浮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植物名。浮萍科浮萍属,「浮萍」之古称。参见「浮萍」条。
2. 比喻行踪不定,难以自主的。如:「萍踪」。
详细解释
萍[píng]
〈名〉
【本义】:浮萍
【造字法】:会意兼形声。从水,苹,苹亦声。
【引】
1 《说文》:萍,苹也。水草也。
2 《礼记·月令》:蓱始生。 注:“蓱,萍也。其大者曰蘋。”
3 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例】
又如:萍合(浮萍易散,飘泊不定,故用以比喻暂时的聚合);萍浮(浮萍飘迹水面。比喻人行踪飘泊不定);萍飘梗泛(踪迹飘泊无定);萍迹(喻人四处飘流,行踪无定);萍流(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