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bǐ 部首 笔画9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TXXN

秕的基本解释:

1 子实不饱满:~子(不饱满的子实)。~糠(秕子和糠,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2 坏,不良:~政(不良的政治措施)。

3 同“ 纰 ”,纰谬。

秕的笔顺/笔顺名

ノ,一,丨,ノ,丶,一,𠄌,ノ,乚

撇,横,竖,撇,点,横,竖提,撇,竖弯钩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谷类植物所结的果实,虚有外壳,里面却是中空的,称为「秕」或「秕谷」。《说文解字.禾部》:「秕,不成粟也。」《书经.仲虺之诰》:「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宋.苏轼〈稼说〉:「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俗称为「瘪子」。

2. 谷物中空不饱满的。如:「秕子」。

3. 不好的、有名无实的。如:「秕政」。

详细解释

粃 bǐ

[名]

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英】:blighted grain)

【引】

1 《说文》:秕,不成粟也。从禾,比声。

2 《左传·定公十年》:用秕稗也。 注:“谷不成者。今苏俗呼谷不充者曰瘪谷,盖即此字。字亦以粃为之。”

【例】

又如:秕稗(秕与稗。喻败坏无用之物);秕蠹(瘪谷和蠹虫。比喻不良、有害之物);秕粮(稗草)

秕[bǐ]

[形]

坏,恶 (【英】:evil)。

【例】

如:秕僻(比喻政事和教化的不善);秕政(弊政,指不良的有害的政治措施)

秕[bǐ]

[动]

败坏 (【英】:ruin;undermine)。

【例】

如:秕敝(败坏,破旧);秕僻(邪僻败坏)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不成粟也。从禾比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不成粟也。从禾比聲。卑履切

注解

『从禾,比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禾】为形旁,【比】为声旁。

【秕】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比聲』,即形声字中【比】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卑履』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秕】字造字法为形声:从禾、比声。

【秕】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禾 比”。

【秕】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七, 禾部, 现代部首为禾, 笔画为9画。

【秕】字异体字:癟 粃 。

《说文解字》注解

(秕)不成粟也。按不成粟之字从禾,惡米之字从米,而皆比聲。此其別也。左傳:若其不具,用秕粺也。杜云:秕,穀不成者。僞古文云:若粟之有秕。吕覽云:凡禾之患,不俱生而俱死。是以先生者美米,後生者多秕,是故其耨也,長其兄而去其弟。按今俗穀之不充者曰癟。補結切。卽秕之俗音俗字也。引伸之凡敗者曰秕。漢書曰:秕我王度。从禾比聲。卑履切。十五部。

秕字组词

言谬说 者先行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