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wū 部首 笔画7 字形半包围 五行 五笔:AWWI

巫的基本解释:

1 以祈祷求神骗取财物的人:~婆。女~。男~。~术。小~见大~(喻小的跟大的一比,就显得小不如大)。

2 姓。

巫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ノ,丶,ノ,丶,一

横,竖,撇,点,撇,点,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能与神灵沟通或行使神秘法术的人。如:「女巫」、「巫婆」。

2. 与神灵有关的。如:「巫术」、「巫医」。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鬼神的代言人或是替人占卜、祈祷,并祈求鬼神赐福、解决吉凶问题的人。【例】女巫、巫祝、巫医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神鬼的代言人或是代人祈祷,求鬼神赐福、解决问题的人。如:「女巫」、「巫祝」、「巫医」。宋.乐雷发〈常宁道中怀许介之〉诗:「野巫竖石为神像,稚子搓泥作药丸。」

2. 姓。如商代有巫咸。

3. (一)之读音。

详细解释

巫[wū]

〈名〉

【本义】: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

【造字法】:象形。据甲骨文,象古代女巫所用的道具。小篆象女巫两袖舞形。

1 同本义 ([En.] shamman;witch)

【引】

1 《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

2 《聊斋志异·促织》:一驼背巫。

3 巫从旁望空。

4 唐· 韩愈《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 商代的巫地位较高。周时分男巫、女巫,司职各异,同属司巫。春秋以后,医道渐从巫术中分出

【引】

1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疑家巫有蔡妪者。

2 《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

3 《史记·滑稽列传》: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

【例】

又如:巫女(巫婆,巫妪。女巫;也指巫山上的神女);巫史(古代为人问神鬼报功祈福,并转达鬼神降福之意的人。即巫祝);巫尪(古代祈雨女巫);巫步(巫师道士作法时的一种步法);巫东由人(马来人);巫神自荐(比喻女子主动求爱);巫蛊厌睐(迷信人通过诅咒或祈祷鬼神加祸于人)

3 中国古代医师也称“巫” ([En.] doctor)。

【例】

如:巫蛊厌睐(迷信之术,通过诅咒或祈祷,使鬼神加害于人)

4 巫州 ([En.] Wu prefecture)。唐代设置,治所在今湖南省黔阳西南黔城镇

5 古县名 ([En.] Wu county)。秦设置。汉因之。治所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6 巫山 ([En.] Wu mountain)

7 在四川省巫山县东南。

【例】

如:巫山梦(巫山之梦。战国时,楚襄王游云梦台馆,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二人极尽欢快之事);巫峡雨(指男女间幽会情欢);巫山一段云(形容女子美丽的鬓发或优美的身段);巫山云雨(巫云。男女合欢);巫娥(巫山神女)

8 在今山东省肥城县西北

9 另在湖南省城步县东

【引】

1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en#:[城步县] 又有 巫山,以 巫水所出也。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唐韻】武夫切【集韻】【正韻】微夫切【韻會】馮無切,音無。【說文】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褎舞形。【世本】巫咸始作巫。【楚語】古者民之精爽不攜二者,而又能齊肅中正,其知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神明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周禮·春官·神仕疏】男子陽有兩稱,曰巫,曰覡。女子隂不變,直名巫,無覡稱。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南郡有巫縣。

又山名。【山海經】黑水之南有巫山。【左傳·襄十八年】齊侯登巫山,以望晉師。【註】在盧縣東北。【前漢·地理志註】巫山在巫縣西南。

又官名。【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

又【夏官】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

又巫咸,國名。【山海經】巫咸國,右手操靑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羣巫所從上下也。亦山名。【郭璞·巫咸山序】巫咸者,實以鴻術爲帝堯醫,生爲上公,死爲明神。豈封斯山而因以名之乎。

又人名。【山海經】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註】皆神醫也。

又神名。【前漢·郊祀志】晉巫祀巫社巫祠,秦巫祀巫保,荆巫祀巫先。【註】皆古巫之神也。巫先,巫之最先者。

又姓。【風俗通】氏于事者,巫卜陶匠是也。【書·君奭】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廣韻】漢有冀州刺史巫捷。

又巫馬,複姓。【論語】巫馬期。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巫】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武扶』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古文”,指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文字。

【巫】字本义为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

【巫】字造字法为象形。

【巫】字字形结构为半包围, 可拆字为“工(巫) 从”。

【巫】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五, 巫部, 现代部首为工, 笔画为7画。

【巫】字异体字: 。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褎舞形。與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凡巫之屬皆从巫。𠮎:古文巫。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褎舞形。與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凡巫之屬皆从巫。,古文巫。武扶切

注解

【巫】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武扶』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古文”,指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文字。

【巫】字本义为古代称能以舞降神的人。

【巫】字造字法为象形。

【巫】字字形结构为半包围, 可拆字为“工(巫) 从”。

【巫】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五, 巫部, 现代部首为工, 笔画为7画。

【巫】字异体字: 。

《说文解字》注解

(巫)巫祝也。依韵會本。三字一句。按祝乃覡之誤。巫、覡皆巫也,故覡篆下緫言其義。示部曰:祝,祭主贊辭者。周禮祝與巫分職,二者雖相須爲用,不得以祝釋巫也。女能事無形,㠯舞降神者也。無舞皆與巫㬪韵。周禮:女巫無數,旱暵則舞雩。許云:能以舞降神,故其字象舞褎。象人㒳褎舞形。謂也。太史公曰:韓子稱長袖善舞,不言从工者,工小篆也。巫,小篆之仍古文者也,古文不从小篆也。不言工象人有規榘者,已見上文工下矣。式、巧,何以从工,式、巧之古文本从也。巨,何以从工也,巨下云从工,猶云象規榘也。與工同意。此當云與同意,說見工下。武扶切。五部。古者巫咸初作巫。葢出世本作篇。君曰:在大戊,時則有巫咸乂王家。書序曰:伊陟相大戊,伊陟贊于巫咸。馬云:巫,男巫,名咸,殷之巫也。鄭云:巫咸謂爲巫官者。封禪書曰:伊陟贊巫咸,巫咸之興自此始。謂巫覡自此始也。或云大臣必不作巫官,是未讀楚語矣。賢聖何必不作巫乎。凡巫之屬皆从巫。

()古文巫。筮之小篆从此。

巫字组词

山神女 山十二峯 支祈 山云雨 山一段云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