勽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bào 部首 笔画4 字形右上包围 五行 五笔:QWI

勽的基本解释:

1 古同“抱”。

2 古同“菢”。

勽的笔顺/笔顺名

ノ,㇆,ノ,丶

撇,横折钩,撇,点

  • 康熙字典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原文

【唐韻】【集韻】武粉切,音刎。覆也。

又【集韻】薄皓切,音抱。義同。【韻會】菢或作勽,亦作抱。

又【集韻】皮敎切,音泡。鳥伏卵。

解释-来源《康熙字典》注解

【勽】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薄皓』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勽】字字形结构为右上包围, 可拆字为“勹 人”。

【勽】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九, 勹部, 现代部首为勹, 笔画为4画。

【勽】字异体字:抱 菢。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覆也。从勹覆人。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覆也。从勹覆人。薄皓切

注解

【勽】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反切注音:『薄皓』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勽】字字形结构为右上包围, 可拆字为“勹 人”。

【勽】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九, 勹部, 现代部首为勹, 笔画为4画。

【勽】字异体字:抱 菢。

《说文解字》注解

(勽)覆也。此當爲抱子、抱孫之正字。今俗作抱、乃或捊字也。衣部之袌、則訓裏也。从勹人。薄晧切。廣韵薄報切。古音在三部。

勽字组词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