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的拼音、解释、组词

拼音:huàn 部首 笔画10 字形左右 五行 五笔:IQMD

涣的基本解释:

1 散开:~散。~然冰释(像冰遇到热,一下子消融;喻疑虑、困难或误会完全消除)。

涣的笔顺/笔顺名

丶,丶,㇀,ノ,乛,丨,𠃍,一,ノ,㇏

点,点,提,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撇,捺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散漫、离散。如:「涣散」、「涣然」。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散漫、离散。【例】军心涣散、涣然冰释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离散、分散。《诗经.周颂.访落》:「将予就之,继犹判涣。」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九夷百越,雷随风涣,北俘昆邪,西戡伊靬。」

2. 散漫。如:「军心涣散」。

3. 水流盛大的样子。《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4. 盛大。唐.柳宗元〈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涣发大号,申明旧章。」

5.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巽(☴)上。象风行于水上,波涛激动,散难释险之义。

详细解释

涣[huàn]

〈动〉

【本义】:流散,离散

【造字法】:形声。从水,奂( huàn )声。

1 同本义 ([En.] disperse;disappear)

【引】

1 《说文》:涣,流散也。

2 《诗·郑风·溱洧》:方涣涣兮。

3 《易·序卦传》:涣者离也。

4 《汉书·刑法志》:则涣然离矣。

5 《老子》:涣兮。 注:“涣者解散。”

6 《刘熊碑》:涣乎成功。

7 《戚伯著碑》:功德涣彰。

【例】

又如:涣然冰释(如冰之溶解消散。多用以指误会、疑难的消散);涣驰(涣散。分散,不集中);涣泮(消释,融化);涣衍(蔓延,扩散)

2 帝王发布号令 ([En.] issue imperial edict)。

【例】

如:涣汗(流汗。比喻帝王的圣旨、号令,有如汗出于肤,无法收回);涣命(帝王的诏命);涣诏(帝王的恩诏);涣发(特指帝王发布号令);涣号(指帝王的旨令,恩旨)

涣[huàn]

〈形〉

1 水很大的 ([En.] overflowing)

【引】

1 吕同老《丹泉》:清音应空谷,潜波涣寒塘。

2 又泛指盛貌

【引】

1 纂辞奋笔,涣若不思。——韩愈文

3 鲜明的。同“焕” ([En.] bright)

【引】

1 《后汉书·延笃传》:涣烂兮其溢目也。

【例】

又如:涣烂(光明灿烂的样子)

涣字组词

如冰释 发大号 汗大号 然冰释 若冰释 更多

其他网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