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的拼音、解释、组词
校的基本解释:
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园。~长。
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校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ノ,丶,丶,一,ノ,丶,ノ,㇏
横,竖,撇,点,点,横,撇,点,撇,捺
-
1 一
横
-
2 丨
竖
-
3 ノ
撇
-
4 丶
点
-
5 丶
点
-
6 一
横
-
7 ノ
撇
-
8 丶
点
-
9 ノ
撇
-
10 ㇏
捺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求学、教学的场所。如:「学校」、「补校」、「夜校」。
2. 现行军官的阶级之一。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级。
3. 文书的复查核正。如:「校对」、「校正」、「校订」。
4. 较量、计较。如:「校量」。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较量、比较。【例】校力、校量
2. 订正、考订。【例】校稿、校核
3. 施教求学的地方。【例】学校、军校、补校
4. 中级军官的名称,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级。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施教求学的地方。如:「学校」、「补校」、「夜校」。
2. 中级军官的名称,分上校、中校、少校三级。
3. 姓。如唐代有校桀。
4. 古代的刑具。枷械的统称。《说文解字.木部》:「校,木囚也。」《资治通鉴.卷二六九.后梁纪四.均王干化三年》:「庚辰,晋王发幽州,刘仁恭父子皆荷校于露布之下。」
5. 较量、计较。如:「校力」、「校量」。唐.韩愈〈和侯协律咏笋〉诗:「短长终不校,先后竟谁论。」
6. 订正、考订。如:「校稿」、「校核」。《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
7. 考核、考究。《荀子.君道》:「知虑取舍,稽之以成,日月积久,校之以功。」
8. 计算。《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
详细解释
校[xiào]
〈名〉
【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造字法】:形声。从木,交( jiào )声。( jiào )
1 学堂,学校 ([En.] school;college;university)
【引】
1 《集韵》:校,教学之宫。
2 《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3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幺校。 注:“ 郑国谓学为校。”
4 《汉书·平帝纪》: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
5 《孟子》: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例】
又如:校序(古代称学校);校室(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校学(学校)
2 在将之下尉之上的军官 ([En.] field officer)。
【例】
如: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