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的拼音、解释、组词
莽的基本解释:
1 草,密生的草:~原。草~。
2 广大,辽阔:~苍。~~(a.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b.形容草木茂盛)。
3 古书上指一种短节竹。
4 粗鲁,冒失:~汉。~撞。鲁~。
5 姓。
莽的笔顺/笔顺名
一,丨,丨,一,ノ,㇏,丶,一,ノ,丨
横,竖,竖,横,撇,捺,点,横,撇,竖
-
1 一
横
-
2 丨
竖
-
3 丨
竖
-
4 一
横
-
5 ノ
撇
-
6 ㇏
捺
-
7 丶
点
-
8 一
横
-
9 ノ
撇
-
10 丨
竖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丛生的草地。如:「莽原」、「草莽」。
2. 广大深远的样子。如:「莽莽」。
3. 粗率、冒失的。如:「莽夫」、「莽汉」、「卤莽」、「莽撞」。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丛生的草地。【例】莽原
2. 粗率、冒失的。【例】莽夫、莽汉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植物名。八角茴香科八角茴香属,「莽草」之古称,参见「莽草」条。
2. 丛生的草地。东周战国.宋玉〈风赋〉:「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聊斋志异.卷一.贾儿》:「儿薄暮潜入何氏园,伏莽中,将以探狐所在。」
3. 粗率、冒失的。如:「莽夫」、「莽汉」、「鲁莽」。
详细解释
莽[mǎng]
〈名〉
1 (会意。从犬,从茻。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假借为茻,草丛)
2 草丛 ([En.] grass cluster)
【引】
1 《小尔雅》:莽,草也。
2 《左传·哀公元年》:暴骨如莽。
3 《孟子》:在野曰草芒之臣。
4 《汉书·扬雄传》:罗千乘于林莽。
5 《汉书·景帝纪》:地饶广荐草莽水泉。 注:“草稠曰荐,深曰莽。”
6 《易·同人》:伏戎于莽。
【例】
又如:莽林(泛指草木密集连绵而不能通过的森林;专指热带雨林);莽渺(深远而渺茫的样子);莽草(一种有毒植物,又称“水莽草”)
3 草 ([En.] grass)
【引】
1 《淮南子》:食莽饮水,枕块而死。
4 姓
莽[mǎng]
〈形〉
1 茂密;盛多 ([En.] dense;numerous)
【引】
1 《楚辞·九章·怀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例】
又如:莽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也指众多的样子)
2 无涯际的样子 ([En.] boundless)
【引】
1 《小尔雅》:莽,大也。
2 《吕氏春秋·知接》:何以为之莽莽也。 注:“长大貌。”
3 谭嗣同《出潼关渡河》:平原莽千里。
【例】
又如:莽沆(水广大的样子);莽泱(辽阔广远的样子);莽莽苍苍(无边无际);?
3 渺茫;迷茫 ([En.] vast and hazy)。
【例】
如:莽眇(迷茫);莽莽漠漠(模模糊糊);莽卤(模糊不明);莽苍苍(迷茫)
4 粗疏;鲁莽 ([En.] rough and careless;boorish)。
【例】
如:莽莽广广(莽莽撞撞);莽壮(卤莽);莽卤(粗疏;马虎)
5 大;猛烈 ([En.] big;fierce)。
【例】
如:莽壮(形容声音、气力粗壮有力)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南昌謂犬善逐菟艸中爲莽。从犬从茻,茻亦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南昌謂犬善逐菟艸中爲莽。从犬从茻,茻亦聲。謀朗切〖注〗逐兔。
注解
『从犬从茻,茻亦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犬茻】为形旁,【茻】为声旁。
【莽】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茻亦聲』,即形声字中【茻】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謀朗』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莽】字造字法为会意。
【莽】字字形结构为上中下, 可拆字为“艹 廾”。
【莽】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一, 茻部, 现代部首为艹, 笔画为10画。
【莽】字异体字: 莾 。
《说文解字》注解
(莽)南昌謂犬善逐兔艸中爲莽。从犬茻。此字犬在茻中。故偁南昌方言、說其㑹意之恉也。引伸爲鹵莽。茻亦聲。謀朗切。十部。古音讀如模上聲。在五部。取諸雙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