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的拼音、解释、组词
庇的基本解释:
1 遮蔽,掩护:~护。~短。包~。~荫(➊遮住阳光;➋喻包庇袒护)。~佑(保佑)。~护权。
庇的笔顺/笔顺名
丶,一,ノ,一,し,ノ,乚
点,横,撇,横,竖提,撇,竖弯钩
-
1 丶
点
-
2 一
横
-
3 ノ
撇
-
4 一
横
-
5 し
竖提
-
6 ノ
撇
-
7 乚
竖弯钩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遮蔽、掩护。如:「庇护」、「庇佑」、「包庇」、「庇短」。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遮蔽、掩护。【例】庇荫、庇护、庇佑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遮蔽、掩盖。如:「庇荫」、「包庇」。《说文解字.广部》:「庇,荫也。」唐.韩愈〈感春〉诗三首之一:「藤阴已可庇,落蕊还漫漫。」
2. 保护。如:「庇护」、「庇佑」。《文选.陆倕.石阙铭》:「克明俊德,大庇生民。」《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应玚诗》:「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
详细解释
庇[bì]
〈动〉
【本义】:遮蔽
【造字法】:形声。从广,比声。“广”( yǎn),甲骨文、金文象屋顶屋墙。从“广”表示与房屋等有关。
1 同本义 ([En.] shelter)
【引】
1 《说文》:庇,荫也。 按,字亦作庀
2 《考工记·轮人》:弓长六尺,谓之庇轵。
3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例】
又如:庇庥(荫庇;庇护);庇覆(掩盖,覆盖)。引申为庇护
【引】
1 《明史·海瑞传》: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 瑞庇奸民。
【例】
又如:包庇(袒护或掩护 (【英】:坏人、坏事));庇藏(包庇隐藏)
2 保护 ([En.] protect)
【引】
1 《礼记·表记》:虽有庇民之大德。
2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3 《左传·昭公元年》:子盖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蔭也。从广比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蔭也。从广比聲。必至切
注解
『从广,比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广】为形旁,【比】为声旁。
【庇】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比聲』,即形声字中【比】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必至』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庇】字本义为遮蔽。
【庇】字造字法为形声:从广、比声。
【庇】字字形结构为半包围, 可拆字为“广 比”。
【庇】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九, 广部, 现代部首为广, 笔画为7画。
【庇】字异体字:庀 。
《说文解字》注解
(庇)蔭也。蔭,艸侌也。引伸之爲凡覆庇之偁。釋言曰:庇休,蔭也。从广比聲。必至切。十五部。按周禮注:庀,具也。左傳,國語亦有庀字。注或云具也,或云治也。攷周禮故書庀作比。許從故書,故說文無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