螟的拼音、解释、组词
螟的基本解释:
1 〔~虫〕螟蛾的幼虫,有许多种,如“三化螟”、“玉米螟”等。危害农作物。
2 〔~蛉〕❶一种绿色小虫,螟蛉蛾的幼虫。❷喻抱养的孩子。
螟的笔顺/笔顺名
丨,𠃍,一,丨,㇀,丶,丶,乛,丨,𠃍,一,一,丶,一,ノ,丶
竖,横折,横,竖,提,点,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点,横,撇,点
-
1 丨
竖
-
2 𠃍
横折
-
3 一
横
-
4 丨
竖
-
5 ㇀
提
-
6 丶
点
-
7 丶
点
-
8 乛
横撇/横钩
-
9 丨
竖
-
10 𠃍
横折
-
11 一
横
-
12 一
横
-
13 丶
点
-
14 一
横
-
15 ノ
撇
-
16 丶
点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昆虫名。如:「螟蛉」、「螟蛾」、「玉米螟」。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螟蛾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参见「螟蛾」、「螟蛉」等条。
详细解释
螟[míng]
〈名〉
螟虫,螟蛾的幼虫 (【英】:snout moth's larva)。主要生活在稻茎中,吃其髓部,危害很大。如:螟蜮(螟和蜮,危害禾苗的两种害虫);螟蝗(螟和蝗,都是食稻麦的害虫);螟蟊(两种吃稻的害虫);螟蠹(两种害虫名)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蟲食穀葉者。吏冥冥犯法卽生螟。从虫从冥,冥亦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蟲食穀葉者。吏冥冥犯法卽生螟。从虫从冥,冥亦聲。莫經切
注解
『从虫从冥,冥亦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虫冥】为形旁,【冥】为声旁。
【螟】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冥亦聲』,即形声字中【冥】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莫經』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螟】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虫 冥”。
【螟】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三, 虫部, 现代部首为虫, 笔画为16画。
【螟】字异体字:。
《说文解字》注解
(螟)蟲食穀心者。吏冥冥犯法卽生螟。心各本譌葉。今依開元占經正。釋蟲、毛傳皆曰。食心曰螟。食葉曰?。食根曰蟊。食節曰賊。云吏冥冥犯法卽生螟、正爲食心言之。惟食心、故从虫冥會意。从虫冥。冥亦聲。此从宋本及小徐本。莫經切。十一部。按鉉本於此下妄增又螟蛉三字。宋本所無。且螟、桑蟲也。見下文。字不作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