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的拼音、解释、组词
挫的基本解释:
1 不顺利,失败:~折。~败。~伤。~失。
2 按下,使音调降低:抑扬顿~。
3 摧折。
4 书法用笔的一种。
挫的笔顺/笔顺名
一,亅,㇀,ノ,丶,ノ,丶,一,丨,一
横,竖钩,提,撇,点,撇,点,横,竖,横
-
1 一
横
-
2 亅
竖钩
-
3 ㇀
提
-
4 ノ
撇
-
5 丶
点
-
6 ノ
撇
-
7 丶
点
-
8 一
横
-
9 丨
竖
-
10 一
横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 说文解字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失败、不顺利。如:「受挫」、「挫折」。
2. 压制。如:「这次非得挫一挫他的锐气不可。」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摧折、折损。【例】挫敌、挫辱、兵挫地削
2. 屈抑、压抑。【例】久挫于刀笔之前。(《汉书.卷十七.陈汤传》)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摧折、战败。《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揉牙,外不廉而内不挫。」《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2. 压抑、抑制。如:「挫挫锐气」。《后汉书.卷六四.史弼传》:「弼为政特挫抑豪强,其小民有罪,多所客贷。」
3. 屈辱。《汉书.卷七○.陈汤传》:「延寿、汤既未获受祉之报,反屈捐命之功,久挫于刀笔之前。」
详细解释
挫[cuò]
〈动〉
【本义】:折断;摧折
【造字法】:形声。从手,坐声。
1 同本义 ([En.] break)
【引】
1 《说文》:挫,摧也。
2 《老子》:或挫或隳。
3 《国语·吴语》:而未尝有所挫也。 注:“毁折也。”
【例】
又如:挫折(劈断,折断);挫顿(摧折损伤)
2 失败 ([En.] defeat)
【引】
1 《战国策·秦策》:挫我于内。
【例】
又如:挫顿(挫败损伤);挫过(错过);挫北(败北,打败仗)
3 挫伤,折伤 ([En.] deaden)
【引】
1 《淮南子·脩务》:顿兵挫锐。
2 《淮南子·时则》:锐而不挫。
3 《荀子·解蔽》:蚊虫之声,闻则挫其精。
【例】
又如:挫动(打击;挫折);挫诎(摧挫贬黜);挫强(挫伤强敌);挫锋(锋芒受挫)
4 使减小规模或降低程度 ([En.] deflate)。
【例】
如:挫敌人的锐气,长自己的威风
5 弯折,收缩 ([En.] bend)
【引】
1 《汉书·陈汤传》:久挫于刀笔之前。
【例】
又如:一挫身,向远处飞去了。把身子一挫,就打算往舱里钻
6 错过。同“错” ([En.] miss)。
【例】
如:挫过(失去时机);挫着对门(斜对着门);挫对(斜对)
7 屈辱 ([En.] humiliate)。
【例】
如:挫屈(屈折屈辱);挫辱(羞辱;受羞辱)
挫[cuò]
〈名〉
韵律或旋律的变调、转调 (【英】:transition)。如:顿挫
《说文解字》许慎原文
摧也。从手𡋲聲。
《说文解字》大徐本原文
摧也。从手聲。則臥切
注解
『从手,聲』,指该字为形声字 ,【手】为形旁,【】为声旁。
【挫】字《说文解字》读音解析:『聲』,即形声字中【】是声旁,一般为上古造字时读音。反切注音:『則臥』切。注:许慎《说文解字》原稿不含反切注音,现存切韵多为北宋徐铉引注《唐韵》反切所加。
【挫】字本义为折断;摧折。
【挫】字造字法为形声:从扌、坐声。
【挫】字字形结构为左右, 可拆字为“扌 坐”。
【挫】字收录于《说文解字》卷十二, 手部, 现代部首为扌, 笔画为10画。
【挫】字异体字:剉 。
《说文解字》注解
(挫)摧也。此亦上文摧一曰折也之義。考工記。揉牙內不挫。注云。挫、折也。詩。乘馬在廏。摧之秣之。傳曰。摧、挫也。箋云。挫今莝字也。傳、箋今本譌舛。今正之如是。从手。聲。則臥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