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的拼音、解释、组词
峡的基本解释:
1 两山夹着的水道:三门~(中国黄河中游峡谷之一)。三~(中国长江流经四川到湖北的交界一带所经过的三个峡谷,其中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海~(两旁有陆地夹着的形状狭长的海,如“台湾~~”)。
2 指两山之间:~谷(狭而深的谷地)。
峡的笔顺/笔顺名
丨,∟,丨,一,丶,ノ,一,ノ,㇏
竖,竖折/竖弯,竖,横,点,撇,横,撇,捺
-
1 丨
竖
-
2 ∟
竖折/竖弯
-
3 丨
竖
-
4 一
横
-
5 丶
点
-
6 ノ
撇
-
7 一
横
-
8 ノ
撇
-
9 ㇏
捺
- 小字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详细解释
解释-来源《小字典》
1. 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形。如:「山峡」、「峡谷」。
2. 两山中的水路。如:「长江三峡」、「即从巴峡穿巫峡」。
3. 海峡:两块陆地间的狭长海面。如:「台湾海峡」、「巴士海峡」。
解释-来源《简编版》
1. 两山之间的狭长水道。【例】三峡、巫峡、瞿塘峡
2. 两山之间的谷地。【例】巴拿马地峡
3. 两陆块之间的狭长海道。【例】台湾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解释-来源《修订版》
1. 两山所夹的狭长水道。多用于地名。如:「三峡」、「巫峡」、「瞿塘峡」。唐.杜甫〈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二评事韦少府姪〉诗三首之一:「峡险江惊急,楼高月迥明。」
2. 两山之间。如:「巴拿马地峡」。《淮南子.原道》:「逍遥于广泽之中,而仿洋于山峡之旁。」唐.王维〈桃源行〉:「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3. 陆块之间的狭长海道。如:「台湾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详细解释
峡
峽 xiá
[名]
【本义】:两山夹水处
【造字法】:形声。从山,夹声。
1 同本义 ([En.] gorge)
【引】
1 《淮南子·原道》:仿洋于山峡之旁。 注:“两山之间为峡。”
2 王维《桃源行》: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3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仍下峡路。
4 从峡度栈以上。
【例】
又如:峡口(峡谷之口);峡路(峡谷中的道路或航道)。又特指长江三峡
【引】
1 《世说新语》:桓公( 温)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
【例】
又如:峡口(指西陵峡口);峡江(长江自奉节县瞿塘峡以下,至湖北宜昌一段)
2 形容词。狭窄 ([En.] narrow)
【引】
1 《水经注》: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